感悟《上海滩》连篇(二)
本帖最后由 wcc580 于 2014-11-21 21:29 编辑经典重现观《上海滩》之周润发和赵雅芝版有感 ——谈许文强人物性格和背景(中)
《上海滩》的的剧情虽然说很多,但是导演却只拍了25集,这25集中属许文强和丁力落难,被大小帮派追杀到阿娣、小古及爷爷全家之死结束,这十集左右的剧情是全剧的高潮部分,能念的出名字的出演人员恐怕也有过百了,但是剧情却很丰富,很细腻,很曲折。经典的电视剧不需要很多的对白和剧集,往往一副画面和几句对白就能打动人心,让人能为剧中的人物揪心,碰到感人的场面流泪,看到血腥的画面却不忍直视,这就是《上海滩》影响了当时的70后和80后的原因。至于当时故事我会在后面续本中介绍。从许文强的初到上海立足到得到一点小地盘,这是许文强的变化也是丁力的变化。当时上海就是遍地是钱,只要你敢拼感想就能实现,当然还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用许文强的话讲:“上海一夜之间能让你成为有钱人,也能让你一夜之间什么也没有。”许文强的一生可能就是当时上海背景下的一个“宿命”,谁让他碰见了冯程程这位女神呢,也许这就是许文强人生真正意义上的开始。许文强在北平念大学时,也许冯程程还没进北平的中学。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冯程程是痴心的爱着许文强,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爱情的文盲”。羞涩的爱情带着几分纯洁,这就是许文强与冯程程的爱情。打打杀杀的事情可以说在当时的上海每天都在上演,而穷人们的生活却是连接点水都要去排队,坐地涨价成了帮派们的摇钱树。于是许文强借冯敬尧的影响接管了自来水厂,改善了服务和设备。可想而知许文强是多么的爱国爱民,典型就像一个精神领袖一样,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一些人。那时候的巡捕房就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主,经常是在街上大摇大摆,吃喝都是不要钱,而市井小民也历来顺受早已习惯了。我听过一句话说:无政府的社会是经济最为繁荣的时代,诸如明朝时期,有几代皇帝都信个什么妖术,经常的炼丹什么的,导致经常不上朝,对政事不管不问,往往是朝廷出现大批官员的空缺,而恰恰这样的政府给了明朝的经济、文化等有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发展机会。而当时的上海也是,政府官员都是摆设,黑帮才是用实力说话的人。上海的就像是个大染缸,只是有的人禁不住考验变坏了,有的人却变的更加有情有义了。许文强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当时的上海人人都想住豪宅开豪车,如长贵,一个小市民的缩影也是一个小市民的愿望。住上了洋楼和锦衣美食的生活,但许文强却往往乐善好施,看见乞丐、拉琴的妇女都有怜悯之心,可见在许文强的心理永远认的清自己,认得清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山口香子的出现让许文强陷入了双重的选择,一边是以冯敬尧和日本商会为利益团体,一边是精武门为代表的爱国人士。而许文强看见山口香子的滥杀无辜后,毅然的选择了爱国,决定除掉山口香子。一个又一个的中国人死在了日本人的枪下,但是正真的激起许文强的愤怒的是山口香子是日本间谍,毅然的背叛了冯敬尧,导致了落难被长贵所救。我想如果事情再来一遍,许文强也会这样做的,因为他的灵魂还在,没有成为帮手和侩子手。这就是英雄的本色,往往英雄是不好当,但是一但当起自己命就不是自己的了。“文哥”被追杀,通缉令帖到了全国,但是文哥还是被陈翰林、长贵等人救出逃往了香港。这种逃亡的生活从这时起,让许文强放下了一个“混混”的决心,忘记过去展望未来,做一个隐姓埋名的生活。阿娣、小古及爷爷的出现,让起又觉得自己还可以做点事,从到茶店伙计到报社的校对员,无一都体现出许文强的内心的隐忍与狡黠。或许到这觉得编剧太狠心让文强和阿娣成了夫妻,那程程呢?程程和文强才是一对,这或许是很多观众的呼声与愿望。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就这么的天意弄人,也许这也是宿命吧!美好的生活总是暂短的,恰恰冯敬尧不断的派杀手高价钱买许文强的命,从来都没有间断过,可见冯敬尧的狠毒之心多么的狠,当然冯敬尧也是迫不得已,但我要说也有点他自己的私心的。惬意的日子被打断发生某一天的上午,杀手就因为小古杀了一只蟑螂,而杀手的本能反应造成了四人死亡的血案。用杀手的话说:“买一送三,做了笔赔本的买卖。”愤怒、仇恨、痛心……就像一块涨满潮水的海水一样迎面扑向许文强,他想到自己的想过一段平静的生活,当一个市井小民的机会冯敬尧都不给,可见当时许文强的仇恨多么强烈,为了阿娣为了自己,报仇成了最重要的事来做。于是走上了一条命运坎坷。情感交错的报仇之路,而这条路也直接导致了许文强成了当时上海的背景下的一个“牺牲品”。就如歌词里说唱的一样:是喜是愁,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成功失败,浪里看不出有未有,爱你恨你,问君知否,似大江一发不收转千弯转千滩。上海滩过了多少年还是上海滩,只是前面的狼被后面的狼给淹没了,这就是上海,而许文强只不过是上海滩的一个时代升起和一个时代的落幕……(未完待续。)
ps:本来想明天发的,但是明天早上有点事就今晚发了算了。
看来这区很冷!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