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日熬夜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谈~ 安装全过程~
Mac OS X x86 on PC安装方法。一。准备硬盘分区
1。分区表知识
对Mac OS X系统来说,所支持的硬盘分区方式有三种,
通过运行Disk Utility(位于/Applications/Utilities目录下),在左侧选择硬盘(而不是分区),在右边上边选择Partition,然后下边点击"Options"可以察看或更改。(当然如果硬盘上有资料不要就随便修改)
分别是GUID分区表,Apple分区表,和MBR分区表。
GUID分区表用于Intel架构的Mac,
Apple分区表用于PowerPC架构的Mac.
而MBR分区表就是我们平时在Windows上用的就是分区表。
2。选用哪种分区表?
如果当前硬盘只装Mac系统,那么推荐使用GUID分区表,这样和Mac兼容最好,
如果要和Windows兼容,我们当然最好选用MBR分区表,但和Mac兼容有一点小问题。
这里提一下,对于空硬盘来说,即便为了使用MBR分区表与Windows兼容,也推荐先用Disk Utility来分区(尽管这个工具不是很灵活,比如不能在不破坏其他分区的情况下只修改指定分区),而不是用Windows自带的分区工具或者PQ Magic或者Acrinos等等Windows上的分区工具。
其目的还是在于能够让Mac更好的兼容。
对于准备硬盘分区来说,首推单独为Mac系统专门准备一块硬盘,这样可以和Windows井水不犯河水,会省很多事情,更不用担心会破坏掉Windows的分区,而造成丢失数据。
如果没有条件的话,只好给Mac准备一块主分区,只是这样安装完之后经常会出现引导问题。(后详)
二。系统引导
在装有Mac和Windows双系统的计算机上,理论上来说,通过Mac系统所在的分区,可以引导Mac,也可以引导Windows,通过Windows系统所在的分区,可以引导Windows,也可以引导Mac.
所以两种方式可以任选一种。
我们都知道,在多系统共存的一台计算机中,BIOS里面所设的1st Boot Device的活动分区的系统会被引导,所以是用Windows引导,还是Mac引导,只要把对应分区激活就可以了。
1。从Windows分区引导
在Windows 2000/XP/2003等系统下,我们只要修改"C:\Boot.ini",在内加入一行(c:\chain0="Mac OS X"),并在C:\放一个chain0文件就可以了,关于这个问题,已经讨论过许多遍了。
在Windows Vista系统下,有些复杂,推荐用Windows下的程序EasyBCD来增加引导。
2。从Mac分区引导
我们自然的想把Mac所在的分区设为活动分区就可以了。
如果能顺利引导,则自不必说;但很多时候会出现错误,比较典型的就是"HSF+ Partition Error","No HSF Partition Found"等等。
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你的分区不是Mac自带的Disk Utility工具划分的,也不是Mac自己激活的,所以出现了兼容性问题。
要避免这种情况,首选方法是通过Disk Utility来给硬盘分区(会抹掉所有资料),然后先装Mac,再装Windows,或者干脆就不在这块硬盘上装Windows了。
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硬盘上有很多资料,不可能重新分区,那么只好通过以下方法,来用Mac的命令激活Mac所在的分区
首先我们要知道Mac所在硬盘和所在分区的ID.
硬盘编号从0开始,分区编号从1开始。
如果你有多硬盘,很难说哪块是0,哪块是1,而且牵涉到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的时候,分区编号更难说了,
所以最好亲眼察看一下ID.
虽然Windows下也可以察看,但是为保险起见我们还是先用安装盘进Disk Utility然后选择对应分区,点"Info"工具,则Disk Identifier后面的内容(比如"disk0s2")就是我们所要的ID(本例中硬盘为0,分区为2)。
然后开始修改。
通过安装光盘引导,在倒计时的时候按F8,输入"-s"并回车进入命令行模式,
启动完毕后,依次输入一下命令:
fdisk -e /dev/rdisk0 (rdisk0代表0号硬盘,其他ID类推)
flag 1 (flag 1 代表激活ID为1的分区,其他ID类推)
update
write
quit
这样Mac所在分区就激活了,一般情况下可以引导了。
如果开机时没有选择分区的界面,需要作以下操作:
编辑\Library\Preferences\SystemConfiguration\com.apple.Boot.plist文件
在最后加入如下内容
<key>Quiet Boot</key>
<string>No</string>
<key>Timeout</key>
<string>5</string>
然后开机时选择对应的分区就可以引导Mac或Windows。
3。通过安装光盘引导Mac
在通过Mac分区不能顺利引导Mac系统的时候,如果你不嫌麻烦,可以通过安装光盘引导。(当然,挽救资料也可以用此方法进入系统)
让系统从光盘启动,在倒计时画面不要按任何键,就可以顺利引导硬盘上的Mac系统了。
三。启动参数
在光盘或硬盘启动Mac的时候,倒计时画面按F8(对光盘来说),或者按任意键(对硬盘来说),可以选择引导分区,或者输入参数。
选择Mac分区,
输入"-v"可以进入诊断启动方式,这时启动时看不到白白的苹果界面,而是各种信息,用于诊断启动出错的原因。
输入"-x"可进入Safe Boot模式,类似于Windows的安全模式,如果正常启动出错,比如遇到禁止符号,或者长时间无法进入系统,更甚至四国语言,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进一下看看。只要能进,很可能系统还有救。
输入"-s"可进入命令行模式。
四。通过光盘安装
终于进入正题了。
0。一个小建议
因为一般来说,一次安装很难成功,对于没经验的新手来说,更是需要不断的重复。
尤其是在本来安装正常的系统,新打了某某补丁/驱动,更改了某某设置造成的无法启动,
如果每次都重装实在麻烦/可惜,所以有人建议在危险的操作之前先做一个Ghost镜像。
思路是对的,但是发现仍然很费时,因为Ghost无法识别HSF分区,即便只有3G内容的HSF分区,如果分区总大小为20G,那么Ghost会把20G都做到镜像里去。
因此想到用Mac自带的镜像工具Disk Utility。
具体方法为:
安装两个Mac系统,一个平常使用,一个救急用。
正常使用的那个可以作各种优化,以趋紧完美;救急用的就不必了,能够进系统运行Disk Utility就可以了。
这样,在每次进行风险较大的操作之前,先进救急系统做一下镜像,不行就可以恢复。
而且相比Ghost来说,所做的镜像很小,时间也很快。
1。准备分区
通过光盘引导计算机,等待一段时间就进入安装界面了。
在选择安装目标分区界面,推荐最好这时进入Disk Utility把目标盘格一下(除非你不是全新安装)。
当然,有时候根本不会出现目标盘,那是因为你的分区没被识别为能够安装系统的"HSF"格式,那就更要格一下了。
进入Disk Utility之后,推荐有条件的对目标硬盘重新分一下区(有条件就是指的你的硬盘是空的)。
在左边选择目标分区,在右边上方点击Erase,下方Volume Format选择"Mac OS Extended (Journaled)",然后点Erase.
2。自定安装内容
格完之后就进入自定义安装界面,这是安装成败的关键,一定要慎重,建议只选择必要的,对没把握的不要先选,然后可以添加
当然,更重要的是不要怕失败,一遍一遍来。
下面以最近比较热门的安装盘"uphuck 10.4.9 Install DVD v1.3"为例。
首次安装,推荐只选择10.4.9Intel/AMD和一个Kernel.
安装后重起,这时候Mac所在的分区已经自动被标注为活动分区了,
如果启动异常,请参考"二-2"部分,如果想从Windows启动,那么把Windows分区重新激活。
重起进入了Mac系统,如果正常,再添加其他安装内容。
添加方式和重新安装系统一样,只是在安装目标分区的时候不要抹掉原来的盘,并且自定义界面不要再选择已经装过的内容(大小会已经标注为0.0kB)。
再次安装我根据自己的配制情况选择了
IOATA Family SSE3-2 (南桥驱动,用以识别SATA设备)
login window (修复About This Mac崩溃)
Remove CPUPowerManagement kext
Remove Thermal kexts
你不必参考我的选择,因为每个人配置不一样
当然,也可以顺便选择你需要的程序和语言。
题外话:
我最近用这个10.4.9的盘装完之后,始终无法开启显卡的QE和CI,因此只好用以前的Jas10.4.8的盘。
而且即便如此,也不能升级到10.4.10,否则QE和CI也无法开启,看来只好停留在10.4.8了。
由此可见,并不是越新的盘就越好,还是适合自己的机器最好。
五。升级补丁
下面升级到10.4.10的系统
后面的许多升级/补丁需要在Terminal(位于/Applications/Utilities目录下)里面输入命令。
其中"sudo -s"命令的作用是:以管理员的权限操作,然后输入密码。
命令可以直接复制到Terminal窗口。(但要确保无误)
1。在Terminal输入"sudo -s",密码。
cp /mach_kernel /old
cp -R /system/library/coreservices/loginwindow.app /
cp -R /system/library/extensions/AppleSMBIOS.kext /
cp -R /system/library/extensions/AppleACPIplatform.kext /
cp -R /system/library/extensions/AppleAPIC.kext /
cp -R /system/library/extensions/IOATAFamily.kext /
cp -R /system/library/extensions/system.kext /
2。运行官方10.4.10的升级包,但最后千万不要点重起。
3。在Terminal继续输入
cp /old /mach_kernel
cp -R /loginwindow.app /system/library/coreservices/
cp -R /AppleSMBIOS.kext /system/library/extensions/
cp -R /AppleACPIplatform.kext /system/library/extensions/
cp -R /AppleAPIC.kext /system/library/extensions/
cp -R /IOATAFamily.kext /system/library/extensions/
cp -R /system.kext /system/library/extensions/
rm -rf /system/library/extensions.*
4。运行Disk Utility,选择当前系统分区。然后在右边点击"Repair Disk Permissions"。
5。重起计算机。(如果你有GMA 900/950,nVidia 6xxx/7xxx显卡,请下载驱动或重新更改nvresman/nv40hal的IOPCIMATCH)
6。第一次重起或许会无法进入系统并自动重起,此为正常。如果无法进入系统,可以尝试先进安全模式。
7。如果是非Core 2 Duo系统,请删除/System/Library/Extensions/AppleIntelCPUPowerManagement.kext.
8。如果升级后没有问题,Intel用户可以继续内核升级部分。
9。用Pacifist打开官方10.4.10的升级包,右键选择System>Library>Extensions>System.kext,然后点击Install to Default Location,如提示文件已存在,则全部覆盖。
10。把内核放入"/Users"目录。
11。在Terminal输入"sudo -s",密码。
cp -R /mach_kernel /old
cp -R /users/mach_kernel /
非Core 2 Duo用户还要继续输入
rm -rf /System/Library/Extensions/AppleIntelCPUPowerManagement.kext
所有用户继续输入
rm -rf /system/library/extensions.*
12。升级完成。
如果About This Mac在升级后引起Finder崩溃,则进入另一Mac系统(或在安装了MacDrive的Windows中),把"/System/Library/CoreServices/loginwindow"用一正常的替换掉。(比如升级时在根目录备份的,或者救济系统里面的)。
13。如果升级内核后不可启动,请在开机时按F8,然后输入"old"并回车,这样将以旧内核启动。
把Mac根目录的System.kext复制回去,并在Terminal中输入"sudo -s",密码
rm -rf /mach_kernel
cp -R /old /mach_kernel
即可完成内核恢复。
六。驱动显卡(仅针对我个人使用的ati x600 pro, ID 3e50)
安装完成后,如果显卡刷新率没有达到85Hz,那么就有必要手动安装驱动。
安装驱动之前要知道自己的显卡型号的ID,可以在(1)开机画面暂停,(2)windows的硬件属性,(3)mac的系統信息里边查到,比如我的ati x600 pro的是0x3e50,一般记住3e50就行了,这个ID很重要。
1。安装Callisto驱动。
Omni开发的Callisto驱动,目前出到了b008的版本了,并不是新的就一定好。
推荐使用005,003,不推荐007,008。
将驱动解压缩到桌面callisto文件夹下,修改callistoHAL.kext/Info.plist内<key>IOPCIMatch<key>,把下面的4150用本机显卡ID(3e50)来代替。
在Terminal输入"sudo -s",密码。
cd ~/desktop/callisto
mv Callisto* /System/Library/Extensions/
chown -R root:wheel /System/Library/Extensions/Callisto*
chmod -R 755 /System/Library/Extensions/Callisto*
rm -f /Library/Preferences/com.apple.window*
rm -f ~/Library/Preferences/com.apple.window*
rm -f ~/Library/Preference/ByHost/com.apple.window*
rm -f ~/Library/Preferences/ByHost/com.apple.pref*
rm /System/Library/Extensions.mkext
rm /System/Library/Extensions.kextcache
kextcache -k /System/Library/Extensions
重起计算机。
在System Preferences里面把显示器的刷新率调到85Hz。
2。安装koverg驱动
把驱动解压缩到桌面koverg文件夹下,
在Terminal输入"sudo -s",密码。
cd ~/desktop/koverg
sudo ./patch9700.sh 3e 50
其中3e 50为显卡ID
编辑/System/Library/Extensions/ATIRadeon9700.kext/Info.plist
在<key>IOPCIMatch</key>下面,把0x5B601002中的"5B60"改为显卡ID(3E50)
在Terminal输入"sudo -s",密码。
rm /System/Library/Extensions.mkext
rm /System/Library/Extensions.kextcache
kextcache -k /System/Library/Extensions
使用Disk Utility进行"Repair Disk Permissions"。
重起计算机。
3。开启显卡的QE/CI
编辑/System/Library/Extensions/ATIRadeon9700GA.plugin
在<key>IOProviderClass</key>下面,把IONDRVFramebuffer改为CallistoFB
在Terminal输入"sudo -s",密码。
rm /System/Library/Extensions.mkext
rm /System/Library/Extensions.kextcache
kextcache -k /System/Library/Extensions
重起计算机。
4。开启Q2E
Terminal中输入:
sudo defaults write /Library/Preferences/com.apple.windowserver \Quartz2DExtremeEnabled -boolean YES
如果需要关闭,最后改为NO即可
七。驱动网卡。(仅针对我个人使用的Realtek的8139,并且系统没有自动驱动的情况下)
把IONetworkingFamily.kext.zip解压到桌面上
在终端输入
sudo -s
cd /System/Library/Extensions
rm -fr IONetwork*
cp -R ~/Desktop/IONetwork* ./
chown -R root:wheel IONetwork*
chmod -R 755 IONetwork*
cd /System/Library
rm Extensions.*
kextcache -k Extensions/
reboot
八。其他的小問題
最终解决鼠标残影方案
1. 安装Mighty Mouse(如果系统没有安装 Application Enhancer,安装过程会提示并安装)
2. 安装完成后重新登录或重启系统
3. 重启回来后,在System Preferences面板下的other项下点开Mighty Mouse,这时显示Mighty Mouse已经激活,可以修改或输入鼠标方案了
4. 在Mighty Mouse面板的Cursors项目下点击中间齿轮图标,选择Import Cursors,加载 AntiTear2的鼠标方案。
特点及其它:
1. 这个方法占用系统资源很少很少
2. 残影基本消除了
3. 作者提示使用Safari最好在preferences/appearence打开use smooth scrolling
4. Mighty Mouse这个软件并不是免费的,未注册会定时出现提示,但未注册版使用时功能并没有比注册版少,能找到可用的资源就更好了
5. 未注册版本出现提示注册信息后,需要重新加载AntiTear2的鼠标方案方可再次生效
九。读写NTFS分区
首先声明,用到的Macfuse和NTFS-3G软件已经比较成熟了,但仍然是beta版本,如果使用,出现了后果和损失自己负责
1。在http://code.google.com/p/macfuse/下载MacFUSE Core的最新版本并安装
2。安装ntfs-3g (for mac)
到了这里,重起之后就应该可以了,NTFS分区原来的硬盘图标都变成了网络文件夹的样子。
要得就是这个效果。现在已经可写了,但是还有更大的问题。。
3。就是本地化字符的文件夹和文件名都看不到了,所以,尤其是我们中文用户还必须做下一步
进入终端,输入命令
echo 'zh_CN' > /Volumes/MyNTFSDrive/.ntfs-locale
其中‘MyNTFSDrive’是硬盘卷标(mount点),自行替代就可以了,另外卷标带有空格的看看是不是需要把他们用双引号引起来
多个分区的,分别为每个分区运行一遍,重起就可以看到中文了
这个命令的意思就是在NTFS分区的根目录创建一个名为‘.ntfs-locale’的文件,Mac下是隐藏的,而Windows也不让创建这种文件名格式的,所以命令最方便。
4。对了,如果是台湾的朋友,用的是繁体操作系统,则要相应把第三步的‘zh_CN’改成'zh_TW',还有很多编码类型,不行就挨个换,可以通过
locale -a
命令察看
如果想撤消第三步的效果(估计没多少人需要),删除这个文件就可以了
5。如果还想回到以前的对NTFS操作的方式,也就是mac自带的只读模式,
可以使用命令
touch /Volumes/MyNTFSDrive/.ntfs-readonly
同样需要替代你的分区卷标
如果还不明白,就看看软件的Notes
还有下面这个帖子
http://forums.applenova.com/showthread.php?t=21842
十。Mac和Windows时区同步问题
在Windows下操作(Vista下需要用管理员权限):
1.将AppleTimeFix中的AppleTime.exe文件拷贝到X:/Windows/System32中
2.执行的Servicemanager.exe,弹出“Service Manager”窗口
3.在“Service Manager”窗口中,点击File下拉菜单中的New,“Add A Service”窗口弹出。
4.在“Add A Service”窗口中填入以下信息:
Service Name: AppleTime
Display Name: Apple Time Service
Auto-Start: 打勾
Service Description: This service will correct for the time difference at login
Start Service on Add: 打勾
5.依然在“Add A Service”窗口中,点击"File Path:"右侧的Select按钮,在文件导航器中找到C:/Windows/System32/AppleTime.exe,然后选择“Open”即打开。
6.回到“Add A Service”窗口,点击右下角的Add按钮关闭“Add A Service”窗口。
7.退出“Service Manager”窗口,完成设置。 不错不错/sorcerer.gif /sorcerer.gif 写的这么长,这么详细,楼主辛苦了,帮顶! 向楼主致以崇高敬意!! 太好了,正是我们很多新手要注意的问题!非常感谢,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这样详细解释的帖子,毕竟对于很多我们这些刚刚接触MAC的,的确存在非常多和winxp安装完全不同之处!在此深表谢意! 好!!!!!
有用.. THANK YOU VERY MUCH 推荐置顶作为教学贴阿!非常赞同为分配MAC准备独立的硬盘.省去很多麻烦. 4。开启Q2E
Terminal中输入:
sudo defaults write /Library/Preferences/com.apple.windowserver \Quartz2DExtremeEnabled -boolean YES
如果需要关闭,最后改为NO即可
-------------------------------------------------------------------------
我试用这个命令但是死活启动不了,后来还是用版主发的小工具好使阿.
开了Q2E能怎样体现效果呢?? 实在是太感谢了! “通过运行Disk Utility(位于/Applications/Utilities目录下)”——— Disk Utility是在光盘上的吗?
那光盘上用Disk Utility能把备分的镜像还原吗。。要是能可不用装两个MAC OS了吧。 写的真是详细,学习到不少新东西! 非常宝贵的经验,感谢分享。 复杂化了 估计很多人看不懂 是挺长的...收藏了... 顶一个~~~ gai bu de zhi you 5% de ren yong,bi linux huai fu zua 这个要顶.... 为什么你就是不在线呢.....................还是留言吧.
我两块硬盘.装完MAC.要拔掉XP的盘才能进MAC..苦.
看了你的.在Windows 2000/XP/2003等系统下,我们只要修改"C:\Boot.ini",在内加入一行(c:\chain0="Mac OS X"),并在C:\放一个chain0文件就可以了,关于这个问题,已经讨论过许多遍了。
明白过来了.就是......不会写命令.我去搜个.哈哈 华彩,高手也/thumbsup.gif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