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第307期刊登的《IPv9,一个国际玩笑?》,报道了有人士质疑IPv9并非真正技术创新,而很可能是一个国际玩笑。文章见报后,IPv9发 明人谢建平主动约请记者,要求澄清事实。针对谢建平的解释,记者又继续进行跟踪调查后发现,关于IPv9,国际上早有定论,它就是一个愚人节的玩笑。
IT时报记者 林斐 新闻回音壁 6月7日,记者接到上海十进制网络标准工作组(以下简称十进制工作组)组长、上海通用化工研究所所长、IPv9发明人谢建平打来的电话,他称记 者文章有问题,并约记者到其单位详聊。当天下午,记者如约赶到位于长宁区武夷路的一个居民小区,十进制工作组位于这个小区1号楼四层,占据两套房间。门上 没有挂任何名牌。 一见记者,谢建平就表示,十进制工作组并不是悄无声息,而是在低调做事。谢建平告诉记者,目前他最主要的工作之一是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工信部电子四所)、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中国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十进制网络标准工作组的成员一起,进行有关数字域名、IPv9协议、 RFID电子标签数字编码及联网的基础理论研究、标准制定及工程应用。 在谢建平提供给记者的简历中,他的研究横跨信息领域、纳米科技、生命科学、新型能源、环保、化工、机械、射流、食品级抗菌、抗病毒材料等多个不 同领域,先后共申请了20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有10多项。 在两个多小时的交谈中,谢建平给记者讲解了有关IPv9技术、市场合作、具体成果等诸多内容,同时表示,十进制工作组还派代表参加国际标准组织 和国际电工协会的第一联合标准工作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ISO/IEC JTC1/SC6工作组会议,该委员会负责通讯网络标准的制订工作,十进制工作组代表的发言获得很好的反响。 带着谢建平提供的资料,记者随后继续进行了更详细的调查。 记者调查 事实一 IPv9只有两项核心专利 现《光明日报》下属光明网经济新闻部副总监沈阳和群体博客网站弯曲评论(www.tektalk.org)一直以来是IPv9最坚定的反对者。 从2004年开始沈阳共写了近百篇IPv9的批判文章。弯曲评论则是一个群体博客网站,其创办人都是在硅谷工作的华人工程师。 以惯常思维来看,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创新技术,必然是由诸多专利组合而成。然而从2008初开始,一场关于IPv9的论战持续了整整一年,其内容 涉及IPv9的技术和相关专利权的内容等。 根据弯曲评论上一位名为“网络菜鸟”网友的查询,和IPv9相关的专利,已授权专利5项,未授权专利3项,无效专利12项。在已经授权的5项专 利中,与IPv9技术本身有直接关系的专利为3项,即《联网计算机用全十进制算法分配计算机地址的方法》(专利发明),《用数字域名系统统一解释IP网络 地址的系统》和《自动生成IPv9地址和查找所对应IP地址的系统》3项,且后2项为实用新型专利。 在我国《专利法》中实用新型专利和专利发明有本质区别,专利发明要求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而实用新型专利的要求仅仅是有实质性特点和 进步。在审批过程中,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批过程远比发明专利简单。这也是新型发明通常又被称为“小发明”的原因。6月12日,记者复核了“网络菜鸟”的结 论,证实其分析无误,并且发现已授权专利又有一项被撤销。 “网络菜鸟”最后总结,所谓IPv9专利,实际上只有2个在2000年左右申请的有关全数字码的形式分配地址的发明专利,其它在几十个国家申请 的专利,是这两个专利在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授权,说到底只有两个专利,而不是几十个专利。 论战过后,目前在十进制工作组官方网站上,与十进制网络相关专利名称共有9项,其中“授权专利”2项,“申请专利”有7项。 即使是IPv9的发明专利,质疑者仍不乏其人。据沈阳博文中转述其采访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首席科学家钱华林研究员对“中国IPv9” 的评价,“上海的‘中国IPv9’与‘IPv4’、‘IPv6’的IETF标准无关。上海的‘中国IPv9’、‘数字域名’与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 组,是负责互联网标准的开发和推动的标准化组织)的‘数字域名(ENUM)’不是一回事。” 事实二 新一代互联网说法证据不足 在谢建平与记者的几次交谈中,他一直强调,IPv9技术属于新一代互联网,而不是目前国内外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他还特地提出,胡锦涛 总书记最近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积极研发和建设新一代互联网,改变我国信息资源行业分隔、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促进信息 共享,保障信息安全。” 目前业界比较公认的是,下一代互联网都是基于IPv6。目前我国所推动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China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以及已经开通CERNET2(第二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均是基于IPv6。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杨国良明确地告诉记 者,“谢建平的中国IPv9不是中国的新一代互联网。”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是中国电信集团负责IPv6技术和应用研究的主要力量。 唯一能够把IPv9和新一代互联网拉上关系的,是中央党校经济学部课题组2007年做的一个研究报告,报告名称为《加速推广应用我国自主创新的 新一代互联网》。报告中有如下描述:“十进制网络的问世,可以确立中国在新一代互联网领域的领先地位。打破美国对互联网的垄断,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网络受制 于人的局面。有关专家用“惊天动地”四个字来概括其重大意义和价值。 沈阳看过这份报告后发现,数据表述很不科学,有违经济学的会计常识,部分内容也不符合事实。此后,类似阐述“新一代互联网和IPv9关系”的报 告几乎再无踪迹。 事实三 合作方因投资反目 在IPv9发展历史中,无法绕过去的还有浙江大学。查阅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用“IPv9”作为专利名称有8个,均与浙江大学有关,其中3个 更是以浙江大学名义申请的岗位专利。但当记者询问当初与谢建平合作的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潘雪增教授时,潘教授用了一连串“没意思”,“我 们都是搞技术研究的,最后却被骗了。” 潘教授告诉记者,IPv9最初的软件代码来自总参56所,“十进制工作组并没有太强的开发能力,谢建平后来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出了解释器、 NAT等等全套IPv9软硬件设备。”潘雪增认为,双方分手的原因主要是和投资方见面时,谢建平将浙大研究报告的封面更换成了十进制网络工作组的封面,由 此引发了矛盾。而谢建平对此有另一番表述。他反复对记者提到,自己研究IPv9没有花国家一分钱,所以在寻找投资者方面花了不少精力,后来找到一位香港投 资者后,与浙江大学方面就资金分配问题产生矛盾而最终分手。 事实四 国际回应:这就是一个玩笑 谢建平向记者强调,IPv9是基于IETF的RFC1606、RFC1607两篇文件精华设计而成,尤其是RFC1606文件,并不如记者在6 月4日文章中所说,是充斥不少恶搞内容的游戏之作。 为此记者联系了RFC 1606(文章名为《使用IP版本9的历史观》)的作者Julian Onions,他在邮件中明确告诉记者RFC1606文件其实就是一个玩笑。1994年他写下这篇文章的动机是因为在当时有关IPv6的讨论中,某些提案 比较短视,在规划中存在地址浪费的问题。所以才写下这篇戏谑之作。后来这篇文件被转给了Internet 地址资源分配机构IANA主席Jonathan B. Postel,后又被贴到IETF的RFC文件库中。 RFC 1607(文章名《21世纪的见解》)的作者更加大名鼎鼎,是被称为“互联网之父”的文登·瑟夫(Vinton G. Cerf)。他曾担任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 ICANN 理事会主席,现为Google副总裁兼首席互联网顾问。他给记者的邮件回复很简单,“RFC1606很久之前就被公认为是愚人节的玩笑,IPv9完全出自 作者的想象,作为互联网架构,IETF从来没有认可IPv9,IPv9违反了域名系统的规则”。 后 记 经过一周多的调查后,尽管澄清了一些模糊说法,但关于IPv9的疑点依然重重。据谢建平透露,目前正在进行基于十进制网络的电子标签标准化工 作,记者对此将持续进行跟踪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