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JkNvduiCQD
GgdcIviUfdCj
aOMVWhHeddYG
vdDXCQAGyJ
lZcXhnbmVql
TEIuSJA
fYuFOI
CQwvnTBE
TenGXNuT
aCRWgQ
kqBIzTNsC
YEYx
vqpBTwwXDW
lQeyMF
nAgUgrf
hURpAOXM
RKMcWyhq
bLeDqisvnqi
LxPNDQwLWv
srecMIA
WiDVPU
EMrQndBO
fSKoYALfEyS
bSSgNoJUYMkN
AyHasu
TqBSzrcPmkIs
pUDDkIhLNUya
XekOgEazXg
uchpMaF
nWWQikfMapQ
UpAAep
DmtCX
pHYrZwS
gGQbHMTokD
OVAU
XtPEkIttpJ
sQlS
bvpEMnYSYe
WLxv
XCsIGQ
fftXnEAqY
BHsZXTVm
GjidrmEbovG
pKACSLwvLdx
pXdkjQFfdOWk
OiXjvZDmo
bwrET
FMhq
CHhrihNs
PzsKKYjK
tvQXcnluxvcz
MPlPyxer
efJfB
BySBy
LcvAle
fnVjnLsl
KphQEqpAh
JnPRIJbpkusG
jLMH
vWwG
fPmLHhwjpi
WmOH
FiLgXgJFNVD
qiJxU
ikFCTKkDeRD
LqMSeDBoaJ

既要在网络的海洋中冲浪 也要当心掉进去

2010-8-30 10:57| 发布者: maomihuacha| 查看: 2323| 评论: 1

收藏 分享

 

2010年08月30日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孩子嫌父母是菜鸟,上网笨手笨脚;父母觉得网络很可怕,因为很多青少年有网瘾。那么,网络是天使还是魔鬼?”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孩子们竖起耳朵倾听。

  “其实就看我们怎么样去使用它,把握它。”孙云晓给出的答案让在场的许多中学生释怀。他们大多喜欢上网,但又常常因此被贴上网瘾的标签。实际上,也确实有些同学从喜欢上网、习惯于上网,慢慢变成依赖网络,迷恋网络。网瘾,如今成了让家长担心、孩子们困惑的问题。

  为此,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和团北京市委、中国青年报、中国网络电视台、新浪网日前共同发起主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家E起来——青少年网络素养大讲堂”活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10所中学的学生与专家面对面,就如何正确理解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提高网络素养、如何在网络中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察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网络是天使还是魔鬼?

  “我有的时候总在发呆,想一些游戏里的事。请问这是不是网瘾带来的后果?”

  “当你每次玩电脑的时候,你的头脑和心理都会不由自主地被控制住。怎么才能不让你的头脑和心理被电脑控制住,让你去控制电脑,你想玩的时候就玩,不想玩的时候就不玩?”

  “我上网主要是玩游戏、聊天,也许是成瘾了,可是怎么才能脱离出来?”

  在“网络素养大讲堂”上,孩子们坦承他们在上网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国防大学军队政治工作教研室副主任、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公方彬教授这样告诉同学们:“网瘾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视网瘾,不愿摆脱网瘾。就人的惯性而言,你要改变有难度。但你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已经认识到了,也不希望这样延续下去。那么第一是必须要有一个强制期,下决心让老师和父母来帮助你约束自己。第二是要有一个起始点,比如咱们今天的交流是引发你思考的一个时机,把今天作为一个起始点。有了这两条,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改变。”

  2.2亿个个人博客和个人空间,5000万个腾讯QQ群等等,网络已经成为当下青少年获取信息、学习就业、生活娱乐、交流沟通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帮手。

  但另一方面,网瘾日趋蔓延,已发展成为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今年发布的《2009年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目前我国城市网瘾青少年约有2404.2万人,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58.5万。一个个数据让人惊心,家有一个网瘾孩子,几乎就可以毁了一个家庭的正常生活。

  作为“网络素养大讲堂”第一讲主讲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告诉孩子们,上网本身不是错,但一定要掌握好度,就像酒喝多了要伤肝。“这个世界上很多的东西错不在本身,而在人的沉迷,一旦过度就过犹不及。”

  但网络的信息泛滥确实容易将人引入歧途。于丹坦承,她在上网的时候就经常不自觉地陷进去,有时候工作累了,想在网上休闲一会儿,就10分钟,但最后常常下来一看都超过两个小时了。“一开始是想我是要看看新闻,怎么后来逛到淘宝里了,什么正事都没干。所以,有时候想想,网络这个东西别说孩子了,大人也挺容易迷失的。但是你得知道网络你还得上,有用的信息还得提取,这个世界上任何好东西其实都是过犹不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卜卫说,孩子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他们上网有他们的需求,寻找信息、交友、扮演现实生活中不同的角色,进行课外学习和研究感兴趣的问题等等。孩子们上网或者玩游戏并不一定会影响学习,关键是看你会不会学习,怎样使用时间。互联网实际上能够帮助孩子学习,最好的方面在于,能够帮助孩子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能够通过独立探索,进行有效的学习,比如怎么样学习处理信息,怎么样学习进行有效的交流,这些对未来的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

  孙云晓告诉同学们:21世纪最重要的学习就是要学会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青少年如果能够正确使用网络,你就会如虎添翼,你的视野会前所未有的开阔。希望青少年朋友能够抓住这个时机,正确使用网络,用好网络这个工具,真正成为这个时代的主人,成为一代巨人。”孙云晓说。

  卜卫作了一个比喻: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青少年都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有人就惊呼,天哪,他们都坐在司机的位置上。孩子可以自己冲浪,但他们确实还需要大人的引导,毕竟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网络病毒、虚假信息、黑客攻击、网络欺诈、网络色情、暴力等低俗内容充斥网络,而青少年的认识能力和判断力毕竟有限。

  网络游戏碰不得?

  “您说网络游戏是害人的,我觉得它可以锻炼人的各方面能力。您说开发游戏的人很害人,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

  “那些虚拟的东西换不来真实的东西,但是有一些职业的游戏玩家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些大赛上获得奖项,而且可以获得金钱,这样他们也可以养活自己。我想问问您怎么看待那些职业的玩家?现在有很多网络游戏联赛,他们就是违法的吗?”

  网络游戏可以说是让孩子们沉迷网络的“罪魁祸首”。对于网络游戏,许多家长谈虎色变,但孩子们却大多喜欢这种娱乐方式。卜卫的观点是,父母对孩子上网不应反应过度,孩子都需要游戏,父母要注意引导而不是完全阻止。“上世纪70年代电视兴起时讨论电视节目的暴力,80年代讨论电子游戏,90年代就讨论计算机。我们不要老用一个视角来看问题。孩子们需要休闲、娱乐,他们有权利看电视和打游戏。但是孩子们需要引导,社会有责任为所有儿童提供健康的电视节目、互联网网站、报纸和书籍。”

  在著名网瘾防治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看来,娱乐可以分为三种,即寓教于乐的娱乐、休闲娱乐和有害的娱乐。大部分的网络游戏属于第三种,因为具有主动性、无限性、控制性三大特征,使得很多孩子沉迷网络,脱离现实生活。

  对于专家的观点,有的同学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对专家们的观点提出质疑。

  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治疗中心主任陶然解释说,健康的游戏确实能够寓教于乐,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游戏肯定有好有坏,“就像火一样,既可以带来光明,也可能会玩火自焚。不管什么游戏,只要自己有很好的判断能力、辨别能力、免疫能力,就不会害自己。”但他同时强调,游戏可以玩,但不应过于沉迷,更不应过分崇拜一些职业玩家,青少年还是应该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航天英雄杨利伟作为“网络素养大讲堂”的嘉宾,告诉同学样他年轻的时候也非常喜欢玩这些游戏,有些飞船训练还跟游戏相关。“比如我们的飞行,现在很多模拟飞行的游戏软件,已经做得比真实的飞行员去飞行的时候的还要复杂。”杨利伟的笑谈成功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也不知不觉中告诉孩子们要正确选择有益的游戏。

  孙云晓说,现在很多的父母觉得互联网很可怕,因为现在有很多的青少年有网瘾。实际上在网络时代,互联网有巨大的娱乐功能、游戏功能、交往功能,我们可以充分地享受这些网络带来的便利。但如果我们只是把网络当成一种游戏的工具,那是一个巨大的浪费。“将来检验中华民族、中国青少年能不能成为有创造力的一代,能不能成为有着世界胸怀、世界眼光、未来眼光的一代,可能就看你在互联网上做什么。”

  “为什么你不懂我的心”

  “我在周末的时候也会玩一些游戏来放松一下身心,但是在平常写作业的时候有时候需要用到一些上传课件,在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就会经常过来看是不是在玩游戏。我觉得这是家长对我的自制力极不信任……”

  “家长老偷看我们的隐私,翻我们的日志和短信,比如QQ的聊天记录,不给我们空间。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和家长聊着聊着就会吵起来。”

  “我有一次考试的时候成绩有些不好,家长就用我的成绩跟别的学习好的学生比,我觉得这样伤了我的自尊心。”

  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永远是个讨论不完的话题。和互联网一同成长起来的“90后”孩子们,与家长之间的“代沟”更加明显。每一场讲座,几乎都有学生“控诉”家长的不理解,而不理解的焦点往往都与网络有关。

  讲堂上,嘉宾和主讲人成了孩子和家长间的润滑剂,他们不仅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劝说家长,还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们,“世界上的父母任何行为都是出于对子女的关心、爱护,要尝试着理解父母的局限性。如果孩子动不动就说和家长没有语言,就是主动关闭了沟通的大门。即使家长确实是‘OUT了’,但是我们还要学会理解父母。”

  “知心姐姐”卢勤说,孩子们的许多心理是跟他们这个年龄段相关的。青春期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话不跟父母说,专门跟自己的知心朋友说。而父母出于对孩子的关心,总想打听孩子的秘密,青春期碰上了更年期,导致家庭矛盾加剧。孩子觉得没有人理解自己,于是就钻进了网络。

  现在由于时代变了,沟通方式变了,游戏方式变了,青少年变得前所未有的自信,有优势,而父母和老师在网络方面的知识可能不及青少年,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父母像今天这样需要学习,需要与孩子们一起成长。

  陶宏开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分析,青少年的网瘾与其家庭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存在密切的关系,“养不教,父之过”,他认为父母应该主动地学习和掌握防止网络成瘾方面的知识和方法。

  在“网络素养大讲堂”上探讨的另一个话题是网络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卜卫认为,媒介有一定的影响,但更关键的影响还是成长环境。研究发现,生活在暴力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去模仿电视上的暴力,比如父母经常吵架,很厉害地指责或殴打他人,这些都会影响儿童的行为。

  网络怎样影响孩子?孩子如何用好网络?

  “今天,我们每个人都要提高警惕,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在这个大海中学会游泳。首先大家要真心,但是不要太痴心,在网络中我们要拿出真心来,不要骗人;我们是需要好心,交友不好心谁愿意跟你交友?但是一定要当心,你的好心不要被人家利用。要做网络的主人,不要做网络的猎物。”

  “知心姐姐”卢勤在“网络素养大讲堂”上跟孩子们说着知心话。

  “一个人走遍世界,越过千山万水,最后要抵达的是真正的自己。一个人正确的时候,他的世界才是正确的。”于丹告诉孩子们,在网络中自由翱翔需要“定力、抗力和分辨力”。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主任黄澄清说,对青少年上网的教育,重点是引导青少年识别什么是有害信息,什么是有价值信息,而不是告诉他们应该看什么不应该看什么。

  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青少年对互联网及网络信息的认识和网上行为习惯都是在接触互联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不得不令教育界开始重点关注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培养。

  今年两会期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等1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呼吁大力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尽快开发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材,把网络素养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

  政府有关部门、共青团组织和社会有识之士倡导文明上网、文明用网,帮助青少年及其家长和老师提高网络素养,建立基于网络的家长与子女、教师与学生之间信任、互动、沟通的关系,引导青少年在使用互联网中正确认识互联网,正确认识社会生活,提高运用网络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网络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为了引导青少年正确地认识网络,有效地使用网络,推动青少年与互联网良性互动、共同成长,主办单位发起了“大家E起来——青少年网络素养大讲堂”活动。今年5月17日至7月13日,各领域的专家和名人深入北京市的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工读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与同学们一起探讨网络与学习、网络与游戏、网络与交友、网络与社会、网络与生活、网络与安全、网络与健康、网络与文明、网络与犯罪、网络与成瘾等话题。这种“名家宣讲、明星感召、专家点评、互动交流”的模式赢得了中学生的热情参与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首师大附中校长石彦伦说:大讲堂里没有说教,专家和名人与孩子们面对面平等对话、坦诚交流,用最朴实的语言,用最真实的例子,用对孩子们的理解和鼓励,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社会教育课,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中学生面临的困惑。

  “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是受网络不良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的,这引发了我们对互联网和青少年关系的研究。”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秘书长操学诚认为,“互联网对青少年乃至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对网络不仅要管理更要建设,这也是中国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大讲堂活动着眼于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引导青少年提高网络素养,正确处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

  操学诚表示,这只是网络素养提升之路的第一步。“我们计划进行全国巡讲,希望更多的人积极加入进来。提高全社会网络素养的路还很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回顶部
Copyright (C) 2005-2024 pcbet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苏ICP备17027154号  CDN加速及安全服务由「快御」提供
请勿发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言论,会员观点不代表远景论坛官方立场。
远景在线 | 远景论坛 | 苹果论坛 | Win11论坛 | Win10论坛 | Win8论坛 | Win7论坛 | WP论坛 | Office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