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催生新内容交易体系 付费将是大势所趋

2011-4-18 11:21| 发布者: Arthur-K| 查看: 2453| 评论: 3|来自: 新京报

摘要:   昨日,2011第三届中国传媒产业高峰论坛开幕。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张维炯致欢迎辞。本报记者 王申 摄   “三网融合”大势之下,传统媒体如何迎战。在昨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传媒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博士生导 ...
昨日,2011第三届中国传媒产业高峰论坛开幕。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张维炯致欢迎辞。本报记者 王申 摄
  昨日,2011第三届中国传媒产业高峰论坛开幕。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张维炯致欢迎辞。本报记者 王申 摄

  “三网融合”大势之下,传统媒体如何迎战。在昨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传媒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黄升民昨日表示,“三网融合”将迫使内容提供商的媒体转型,改革内容交易体系势在必行,应该成为“内容银行”。不少媒体从业者昨日也提出,深度、权威有公信力的内容可抵御新媒体的冲击,同时付费也是大势所趋。

  对内容财产掌握支配权

  黄升民表示,传媒业由内容、传输、终端服务构成,三个环节构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个产业链。对于传统媒体来讲,应该搭建一个大的信息平台,成为一个“内容银行”有偿提供内容。内容生产者必须有对自己财产的支配权利,因此必须要形成新的交易体系,这样才能够保证内容提供商,在无限传输的情况下有自己的分享的权利。

  去年初,国务院《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发布,2010年被称为中国三网融合“元年”。但是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三网融合恐将遭遇夭折。原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上周末辟谣说,三网融合目前正在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

  传统媒体需突出深度、权威

  《经济观察报》社长刘坚昨日表示,新媒体冲击下,当前不少传统媒体仍表现出不小的增长,但是这种增长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整体在增长。

  新媒体冲击,传统媒体如何生存?凤凰新媒体副总裁刘书表示,在“三网融合”之下,现在的新媒体在蓬勃发展中,一些部分专业的媒体,因为其专业深度和阅读深度、思考深度,反而变得更稀缺了、更有价值了。

  《新京报》社长戴自更也表示,宏观面上来讲,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是不可争议的事实。不过新媒体可能会在介质上,对传统媒体有冲击,但对核心内容冲击很小。他表示,无论千变万化,内容总是需要的,读者要得到一些权威的有公信力的信息,这是核心,即内容的介质可能随时代而变,但是内容提供者不会消亡。

  “内容为王”需制度保障

  “互联网很多的时候是不生产内容的,甚至是对内容的一种盘剥。”黄升民表示,现在有观点认为无论如何发展“内容为王”,但是事实上如果现有的版权制度和现有的内容产业不做一些重大的调整,内容无法为王。

  黄升民说,如果传统的媒体将内容交易的体系建构起来的话,未来发展空间就更大了。他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现在已经到了改变交易体系的时刻,不过改革这个交易体系仍需要政府机构引导。

  付费将是大势所趋

  不仅是“内容银行”提出了要对内容财产掌握支配权,建立新的利益分享模式,当前不少传统媒体在自建的网站上,已经对所提供的内容要求支付。不少传媒从业者认为,这种数字付费用户范围应该进一步扩大。(胡红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4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Empty Ads
今日最多关注
    今日最多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5 PCBeta.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CDN加速及安全服务由「快御」提供

      请勿发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言论,会员观点不代表远景论坛官方立场。

      远景在线 ( 苏ICP备17027154号 )|远景论坛 |Win11论坛 |Win10论坛 |Win8论坛 |Win7论坛 |WP论坛 |Office论坛

      GMT+8, 2025-4-26 11:4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