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Windows 8把把脉

2013-2-28 15:23| 发布者: pcBeta| 查看: 5590| 评论: 47|来自: 新快报

摘要: 两个风格迥异的界面让人“精神分裂”,极可能沦为“鸡肋的一代”事实上,对“Windows 8是‘鸡肋’”的评估并不能靠上面的猜测,需要点实际的数据支持,以及理性的分析——这款号称“微软历 史上最重要的操作系统”上市已经走过了一个季度,微软官方唯一一次披露其成绩的是“6000万 ...

两个风格迥异的界面让人“精神分裂”,极可能沦为“鸡肋的一代”

事实上,对“Windows 8是‘鸡肋’”的评估并不能靠上面的猜测,需要点实际的数据支持,以及理性的分析——这款号称“微软历 史上最重要的操作系统”上市已经走过了一个季度,微软官方唯一一次披露其成绩的是“6000万份授权”。如果你对这一天文数字没什么概念的话,来点参照物 可能会容易理解一点:在Windows 8上市的第一个季度里,它的市场份额只有失败的Vista的一半,Win7市场份额的“零头”都不到。更“杯具”的是,当人们对Windows 8的新鲜感逐渐消退后,Windows 8上的两个“让人精神分裂”的界面开始产生负面效果;与此同时,在上市首季推出的超低价升级优惠陆续到期,涨价7倍的局面似乎说明微软并不在乎 Windows 8能卖出去多少。

Windows界面与Metro界面让人“精神分裂”

Windows 8之所以被微软称之为历史上最重要的操作系统,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它诞生的背景是以苹果iPad为首的平板电脑成为新潮流,对传统PC造成蚕食效应,而作为PC行业的领头羊,微软在这一“危难”时刻急需一个让用户耳目一新的操作系统,提升用户继续购买PC的需求。其次,从“8”开始,微软在操作系统层面打通PC与智能手机这 两种不同的终端,无论在界面还是底层技术,用于PC的Win-dows 8和用于智能手机的Windows Phone 8都是相通的,微软寄望“8”能够给用户打造一个跨终端的统一体验。最后,微软在Windows 8上进行了一个融合传统PC与平板电脑的尝试,也就是把传统的Win-dows桌面与专为平板电脑而生的Metro界面“合二为一”,既能满足PC用户传 统的键盘输入需求,又能让喜欢平板电脑钟情触控的用户感到满意。也正是基于“合二为一”的情节,Windows 8就抱着“大而全”的思维左拥传统PC右抱平板电脑两种界面,但是这两种风格迥异的界面却常常让用户感到“精神分裂”。

全球操作系统市场份额

Windows 8 2.36%

Windows 7 44.48%

Windows Vista 5.24%

Windows XP 39.51%

Windows old 0.12%

Mac 7.08%

Linux 1.21%

1

解锁界面“多余”且绕不开

启 动Windows 8,用户看到的第一个界面类似iPad的锁机界面,用户需要在触控屏幕上滑动一下手指进行解锁,然后才能登录Windows 8。显然,对于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用户而言,用滑动的方式把机器从锁定沉睡的状态唤醒,是很自然的事情。但纠结的是,即便你把Windows 8安装在一台没有触控屏幕,只有键盘和鼠标的PC或者笔记本电脑上,这个解锁的界面仍是这些传统PC用户要面对的第一个界面——既然你没有办法在PC或者 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滑动解锁,那麻烦你点击鼠标来滑动一下吧——在Windows 8之前,Windows用户从来都是按下PC电源,然后等待Windows启动,进入Windows桌面,整个过程并不需要滑动鼠标去做解锁的动作。换句 话说,当你把Windows 8当作传统的Windows来用的时候,就不得不多做一个解锁的动作,即便这个解锁的动作其实是为平板电脑用户而设计的。

2

被迫在两个界面中不停切换

当 你决定从Windows 7升级到Windows 8时,务必要有这样一个心理准备:你需要同时接受传统的Windows桌面与新型的Metro界面,并且很有耐心地在这两个界面中不停地切换,甚至需要一 点好脾气,以便容忍当你专心致志使用一个界面,另一个界面“不礼貌”地参与进来。

把PC界面和平板电脑合二为一的初衷看起来很美好,但问题 是微软自己也没有办法控制这个界面在什么时候不出现在用户面前,或者在用户需要的时候把另一个界面自动地调到用户面前。换句话说,Windows 8没有办法完全知道用户什么时候需要用什么界面,当用户一心想着使用传统桌面的时候,Metro界面却突然跑了出来,对用户造成干扰。举一个很普遍的例 子,当你在Windows 8的传统桌面,用键盘和鼠标聊着QQ,这时候好友给你传来了一张照片,你在QQ对话框中接收文件完毕,顺其自然地点击“打开图片文件”,这时候 Windows 8默认的图片浏览工具弹了出来,而且把你毫不留情地带到了Metro界面,硬要迫使你在“平板”的状态下浏览这幅图片。更悲催的是,当你忍住了“爆粗”的 情绪,看完图片,准备回到QQ对话框,告诉好友“图片不错”的时候,你又该纠结了——以前你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关闭图片浏览工具,并回到QQ对话框, 但Metro界面里面并没有“×”,你只能够按一下Windows按键,回到格子状的Metro界面,再点击一下传统桌面的图片,然后才能看到QQ对话 框,并继续你跟好友的对话。

同样道理,当你安装完一个很常用的PC软件(比如WPS办公软件)后,你想很快速地从传统桌面打开文档工具,但 却发现,Windows 8的桌面上并没有WPS的图标——它们都藏在了Metro界面里头——你得不厌其烦地按一下Windows按键,回到Metro界面,点击一下WPS的图 标,然后等着Windows 8自动地把你从Metro界面又带回到传统桌面。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Windows 8并没有区分哪些软件只能在传统桌面运行,哪些软件只能在Metro界面运行,并按照它们各自的运行环境排布图标——回到上面的例子,其实WPS的图标实 在没有必要出现在Metro界面,因为它压根就不能在Metro界面中运行。

传统Windows桌面干扰Metro界面的情况也常有发生。 举个例子,当你拥有一台可以在传统笔记本和平板笔记本两种形态自由切换的Windows 8电脑时,你一定乐于尝试把电脑调整至平板电脑状态,躺在沙发上看网页。这时候你其实是在Metro界面中,享受Win-dows 8的平板特性。但悲催的是,Windows 8的应用程序未必知道你的心情已经切换到了“平板模式”,当你点击Metro界面中的某些浏览器时,它们又自动地把你带回到了传统Windows桌面!还 有更悲催的事情:同一个浏览器,在传统Win-dows桌面与Metro界面中的两种形态是有区别的——前者为键盘输入和鼠标控制而生,后者为手指触控输 入而生——这种区别直接决定了用户应该使用哪种操作方式才能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当你满心欢喜地躺在沙发上准备用手指触控看网页的时候,Windows 8却又逼着你用键盘鼠标浏览网页,这还不算让人沮丧的事情吗?

3

Metro界面看起来很酷,其实不实用

Metro 界面不光存在于Win-dows 8,也存在于Windows Phone,表面看它就是一个格子状的界面,并且每一块的图标都可以根据最新的状态显示动态的效果,比如实时接收的邮件或者新闻,甚至视频,看起来清新且 活泼。但可惜的是,Metro界面并不实用——这是由Windows商店的应用数量决定的。最新的统计显示,微软Win-dows应用商店的应用数量只有 区区3.5万款。由于Metro界面实际上就是一个平板电脑的形态,所以用户要使用Windows 8的平板电脑形态时,实际上也就是使用Metro界面中应用。微软专门为Metro界面开发了应用商店,在Metro界面中运行的应用都需要从应用商店下 载,而不是像传统Windows桌面那样上网下载、安装就可以了。应用商店应用数量偏少,直接降低了Metro界面的可用性。但悲催的是,微软已经把 Metro界面定义为Windows 8的“开始菜单”,无论是启动Windows 8还是寻找已有的程序,甚至是关机,都绕不开Metro界面。

■观察

贪字得个贫

Windows 8似乎应了那句古话:“贪字得个贫”——微软既想给用户传承多年来的Windows 桌面操作体验,又不得不跟上触控的潮流,最终就给出了这么一个1+1的方案,并期望结果是>2。显然,这种思路跟苹果iPad之所以能引领平板电脑热潮的做法是相反的。

回 顾一下平板电脑的历史,其实最早提出平板电脑概念的并不是苹果,而是微软和英特尔。这对Wintel 搭档很久之前就与一众PC厂商推出了带有手写笔的“变形”笔记本电脑——同样可以在传统笔记本和手写触控平板电脑两种形态切换。但是,这类型的平板电脑价 格一直非常昂贵,难以被市场接受。苹果iPad的诞生之处,被PC阵营狠批是一个鸡肋——只能上网,不能安装大家熟悉的PC应用程序,充其量只是一个放大 版的iPhone。实际上,苹果在iPad上做了“减法”:把PC领域沉重的包袱甩开,只满足用户联网、访问互联网的需求,接着让用户耳目一新的触控体验 一举成名。

回到Windows 8,微软始终认为用户是需要传统笔记本和平板电脑两种使用形态的,并且应该给用户一个随时候命的方案——你想要平板电脑的时候,能给你Metro界面,你 想要传统键盘操作体验的时候,给你Windows桌面——条件是当你只想用平板电脑的时候,也得带着键盘鼠标,当你希望专心致志地用键盘鼠标办公的时候, 也得偶然伸出食指戳一下Metro界面。

面对用户,微软可以用满足两种极端需求的理由来解释Windows 8的“合二为一”。实际上,整个PC行业都知道,微软其实是舍不得放弃积累多年的Windows桌面。哪怕其实用户真的并非任何时候都需要Windows桌面。

机型

Windows 8 PC远不够完美

在 “合二为一”的思路下,微软带领着一众PC厂商开启了PC产品的“变形”路。自Windows 8发布以来,各大厂商推出的搭载Windows 8操作系统的PC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形态:一是传统的笔记本电脑,不带触控屏幕,但配备支持多点触控的触控板,虽然无法完全发挥Windows 8的特性,但也总归能运行Windows 8。二是在传统笔记本的基础上配备触控屏幕,允许用户直接在屏幕上触控,被视为最常见、最基础的Windows 8方案。三是各种可以在平板电脑和传统笔记本电脑两种形态之间“变形”的设计,或者采用键盘底座与屏幕分离设计,又或者采用翻转屏幕、滑盖键盘等。

但是,纵观目前市面上的Windows 8PC,并没有多少一拿出来就能让用户心动不已的产品。上述三类形态的Windows 8PC都有各自的缺陷。

第一类不带触控屏幕的Windows 8PC先天就有硬伤。既然Windows 8是为触控而生的操作系统,没有触控屏幕的设计显然无法让用户体验到Windows 8的触控乐趣。这类形态的PC只是在Windows 8上市初期廖当过渡的角色,难以被大多数用户接受。

第 二类Windows8PC尽管带有触控屏幕,但实际上形态还是传统笔记本电脑——要一个把电脑放在桌面上,用鼠标键盘操作的用户,偶尔空出手来戳一下屏幕 玩触控,似乎是一个累赘,而不是创新,尤其对于专注文案的用户,触控似乎只能干扰用户,让用户分心。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类Windows 8PC的市场售价目前比较诱人,甚至比没有触控屏幕的笔记本电脑要便宜,成为普及型的代表。

第三类具有“变形”能力的Windows 8PC往往是各大PC厂商的高端产品。目的是要响应微软的号召,满足用户既需要平板电脑,也需要传统键盘鼠标输入的两种状态。无论翻转屏幕,还是可拆卸底 座,又或者滑盖设计,每一款“变形”Windows 8PC的售价不菲。但即便售价很高,但从产品体验而言,Windows 8PC仍未理想——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款Windows 8PC能够做到i-Pad的效果——电池续航时间足够长,重量足够轻便。尽管使用Windows 8操作系统的机器其实就是传统意义的PC,用它们来跟“精简”的iPad相比并不公平,但现实是用户都已经接受了iPad的教育,认为平板电脑就应该是轻 便,而且电池续航时间很长。遗憾的是,目前市面上的所有宣称能提供平板电脑体验的Windows 8PC,其平板电脑体验远不如iPad。

价格

Windows 8已经涨价7倍

如 果你还犹豫是不是该从Windows 7升级到Windows 8,那说明你已经错过最好的升级时机了,因为目前Windows 8的全球推广升级优惠已经结束,Windows 8售价“恢复”原价,比优惠期间涨价7倍。这无疑使得Windows 8的升级变得不那么诱人。

自 2012年10月,微软为了吸引用户,推出了优惠活动,升级Windows8的价格为39.99美元,中国区为248元。但这项优惠措辞在上月已经结束。 从2月1日起,价格将升为199.99美元,标准版升级价格为119.99美元。而微软中国在线商店显示,中国区Win8升级价格也将从248元调整至 1998元,涨幅超过700%。此外,微软中国针对国内高校用户提供的校园先锋计划中,Windows8专业版仍可以享受到比较优惠的488元价格,并号 称全球最低价。

本月末,微软另一项针对已经选购了Windows 7PC用户的优惠升级计划也将结束。微软此前宣布,在2012年6月2日至2013年1月31日期间购买带有有效Windows 7OEM真品证书和产品密钥的新电脑,都可以享受98元升级Windows 8的优惠。这项优惠计划也将在2月28日结束。

展望

Windows 8升级版还得等几个月

目前阶段的Windows 8显然并不完美,而微软即将在未来几个月推出Windows 8的升级版本。这一代号为“Blue”的新版本最快将在今年6月推出RTM版本,即公开发售前的最后一个测试版本,好消息是Windows 8用户可以免费升级,预计微软会在8月推出零售版本。

Windows Blue在界面方面改动不大,主要改善性能、功耗和搜索功能。内核再次缩小,性能提高,降低功耗,并对MetroApp 的缩放功能进行改进,能适应屏幕尺寸,视窗化效果更好。

15

路过
4

雷人
3

握手
91

鲜花
30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43 人)

Empty Ads
今日最多关注
    今日最多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5 PCBeta.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CDN加速及安全服务由「快御」提供

      请勿发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言论,会员观点不代表远景论坛官方立场。

      远景在线 ( 苏ICP备17027154号 )|远景论坛 |Win11论坛 |Win10论坛 |Win8论坛 |Win7论坛 |WP论坛 |Office论坛

      GMT+8, 2025-4-27 16: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