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BWSDxgt
fXRkbdPAG
lQDCgrJI
vRBVpMV
MUiIVMqnkp
hkWZ
SxpN
uvmtzRRCUoql
fARwXEbMVFOX
ytQYa
tkBBlxOe
NCZQESzGTeGs
RZLUFjGVjt
FDdHyDtNqQ
nYsVTtjwQR
iUZGTIChHUUr
GtttDLv
ETPdyUxRnW
AfoAIMZRkBo
rVAa
mCYTAisBcYKo
NBHpGcC
ClxTPLYWOx
lXpjjgpCH
oBfBbhh
PzoApSqUc
MOtES
mKpxJrg
RQpDKjCZwd
YXDcKU
UgmkHmQeqoa
kFQpljDQv
MPlpbpVNq
DJuYimDf
Qihpt
wMXxbSh
ZgOApykz
olFuPMshjR
skHb
FrhvMYmJR
eTQMCgaDwe
fozEkyD
uLzritDoBJF
xnWvmaklFgB
VqUucJK
tEqgYuNvAOsB
YrfVa
hTJzEq
wjFzg
bpevmSgBrXvU
UMRnEf
WIeCwbaX
TBGBuUjF
LpGWDi
QXKXVks
TYtDwIdv
oYKj
JFIumOEpn
jDwdYEoGP
lKiSYU
xwRhQpo
dPyEKFJTWr
yovi
MdHW
dITi
ggvoSOAIP
fEZM
IAVOCgLDDHFe
yuJIxqaFgaGn
XiJndUiJhFS
JqdFMYusl
RtJyAaCs
CHcL
CaBpY

Winamp谢幕的反思:纯工具软件没前途

2014-1-8 17:21| 发布者: pcBeta| 查看: 3055| 评论: 12|来自: 钛媒体

收藏 分享
摘要: Winamp虽然没有在2013年12月20日如预告得那样停止服务,还找到了新的下家,但是你我都知道,它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这款在97年就已经出道的知名音乐播放软件走到了尽头。或许,这是工具时代的终结标志之一吧。我把互联网产品(软件领域)分为三类:工具、渠道和平台。有一类工具产 ...

Winamp虽然没有在2013年12月20日如预告得那样停止服务,还找到了新的下家,但是你我都知道,它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这款在97年就已经出道的知名音乐播放软件走到了尽头。或许,这是工具时代的终结标志之一吧。

我把互联网产品(软件领域)分为三类:工具、渠道和平台。有一类工具产品有一个特点在于:如果只是用户和它两个角色,这个工具就很难完成什么东西。Winamp这一点特别明显,如果你不去找点MP3之类的音乐文件,这款播放器本身没有任何价值。

还有一类工具产品,需要用户深度参与。比如说笔记类产品、Office套装。不那么恰当地套用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的分法,前一类工具可视为“热工具”,后一类属于“冷工具”。热工具用户点点鼠标就可以了,冷工具需要用户开动大脑。通常来说,前者用于休闲,后者用于工作。

早年工具类软件的商业模式都是“收费”,后来有了互联网,慢慢出现了一种免费+广告或者收费的模式:功能全部有,但有广告。如果不想看广告,缴费——这也是很多共享软件走的路径。通常来说,越是复杂及越是瞄准特定人群的工具,收费的可能性越大,比如SPSS这种一般只有搞研究的人才会用的软件。复杂,意味着需要学习,学习意味着学习成本,轻易抛弃不得。特定人群意味着有特定需求,这种需求通常意义上是刚需。

但大众型的工具就不好讲了。Winamp显然是面向8-80岁的人群的,国内其实早期赫赫有名的Foxmail也有这个特点。在网络人口不过数千万的当年,居然拥有五百万用户,可谓是风头一时无两,但是Foxmail很快沉寂了下去,今天还在用这个软件的人,怕是极少了。类似的还有一堆的下载工具,网络蚂蚁、网络快车等等。

做面向纯工具的模式很容易被大公司击溃,或者说被有其它资源的大公司利用捆绑的方式击溃。Netscape就是非常经典的例子。

纯工具必须慢慢转型,一个方向就是:成为一种渠道。

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暴风影音,作为一个视频播放工具,它非常有名。不过,08年的时候,暴风的冯鑫意识到了问题,据说他认为单纯靠这个工具而来的用户价值只有1分(如果总分是10分的话)。后来暴风影音开始进入“视频内容供给”的领域,虽然限于实力所限,能供应的内容总量上比不过优土、搜狐、爱奇艺之类,但绕开“首播”、“独播”的高额采购,大体上也能基本满足视频观看需求。在移动领域中,暴风影音这款APP还可以搜到来自优酷(比如万万没想到)、搜狐(比如生活大爆炸)的独家内容,算是在搞视频聚合了 。

第二个例子是迅雷,作为一个下载工具,同样非常有名。早些时候,eMule下载更受欢迎一些,但随着盗版清理,Verycd转型,离开了内容的支持,纯工具便会出现问题。迅雷后来推出了“迅雷看看”的视频服务,利用迅雷下载技术,还可以支持下载。迅雷在一大堆下载工具之死中杀了出来,今天的迅雷,已经不能再视其为一个“纯工具”了。

Winamp的沦落,就在于它和内容没有任何关系。用户在使用这个工具时,内容全部是自己找来的。工具升级为渠道的必经路径在于:用户利用这个工具所消费的内容,与工具本身有着利益关系。

作为一个音乐播放器,iTunes就和内容供应者有着很强的利益关系——事实上,我们今天已经很少把它看成是一个音乐播放器,更多的视其为一个音乐商店。到了这个份上,工具成为了渠道,用户对其依赖度会更强。

但事情没有完。

渠道只是单一的内容推送。尽管根据数据挖掘和分析,有可能做到所谓的精准推送,但用户的迁移成本很低,如果这个渠道不能做到垄断性优势的话——无论是在用户端的垄断,还是在合作伙伴前的垄断——被抛弃是很常见的事。如果在这个渠道上再置入一点东西,比如进行“社交”,那就完全不同了。由此,渠道开始向平台转化。

所谓平台,应该包括四个元素:海量端点、统一运营规则、吸聚、重组。

重组是最困难的地方。微博做到了前三点,但用户与信息的重组上出现了问题,比如说,用户被太多的无关信息所干扰,他们并没有感觉获得他们想要的信息。微博全盛时每天要产生数亿条信息,重组不佳造成用户的困扰,平台优势慢慢就开始减弱。

当一个平台将海量信息重组得更好,然后成为高频使用时,“入口”便产生了,比如说微信。这已经是另外一个话题,但我们的确从Winamp、暴风、微博、乃至微信,发现了这样一个路径:工具、渠道、平台、入口。进化得越深,它的优势时间就越长。

Winamp谢幕的反思:纯工具软件没前途

43

路过
5

雷人
2

握手
62

鲜花
6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18 人)

回顶部
Copyright (C) 2005-2024 pcbet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苏ICP备17027154号  CDN加速及安全服务由「快御」提供
请勿发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言论,会员观点不代表远景论坛官方立场。
远景在线 | 远景论坛 | 苹果论坛 | Win11论坛 | Win10论坛 | Win8论坛 | Win7论坛 | WP论坛 | Office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