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Flappy Bird时代:山寨产品爆发却难成赢家

2014-2-13 09:47| 发布者: pcBeta| 查看: 2096| 评论: 5|来自: 新浪科技

摘要: 2月10日,Flappy Bird开发者阮哈东(Nguyen Ha Dong)将该产品从官方渠道下架,但Flappy Bird的魂魄并未随之消散。根据美国地区App Store榜单显示,4款山寨Flappy Bird的作品霸占了前四位,他们是Flappy Bird Flyer、Ironpants、Splashy Fish和Flappy Bee。 4款产品除了在难度和元素 ...

2月10日,Flappy Bird开发者阮哈东(Nguyen Ha Dong)将该产品从官方渠道下架,但Flappy Bird的魂魄并未随之消散。根据美国地区App Store榜单显示,4款山寨Flappy Bird的作品霸占了前四位,他们是Flappy Bird Flyer、Ironpants、Splashy Fish和Flappy Bee。

4款产品除了在难度和元素上与原作有所差异外,在产品设计思路上完全一致,他们不仅让Flappy Bird这款产品处于一个“死而不僵”的状态,也给阮哈东留出了包装自己的时间。

山寨产品扎堆出现 释疑“无中生有”

媒体对于阮哈东的评价很多,“懂玩家的开发者”、“幸运的开发者”、“靠作弊成功的开发者”,可能他同时具备以上3个特点,但不可忽略的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阮哈东还是一个擅长营销的开发者。

根据App Store提供的版本信息,Flappy Bird于去年5月份就登陆了App Store,但在4款最火爆的山寨产品中,最早上线的Ironpants也是在今年的1月27日发布的首个版本。

Google trends数据

Google trends数据

另外根据Google trends数据显示,Flappy Bird的数据从1月27日后才开始直线上升。半年的时间,大家都不知道这款游戏,为什么1月27日后Flappy Bird就红了呢?

在这里,我们必须提到一个网络ID叫做PewDiePie的人。PewDiePie于2009年4月在Youtube上建立了自己的视频播客,主要做时下流行动作游戏的评论。根据Youtube统计,截止到2014年1月,PewDiePie是Youtube上频道订阅数的第一名。

PewDiePie曾在1月27日为Flappy Bird专门制作了一期视频,这段视频的累积点击量达到540万。结合PewDiePie的用户质量,瞬间就为Flappy Bird带来几百万的活跃用户。

但PewDiePie这种游戏达人为什么半年后才发现这款游戏?一款并非动作类游戏又是通过什么渠道进入PewDiePie眼球的?这期间阮哈东都做了些什么?这些我们不得而知。

独立产品炒成概念 变身“百足之虫”

不过,我们知道阮哈东在爆红之后都做了什么。面对媒体,制造神秘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火,可能是幸运”,面对山寨,主动下架——“想回归平静的生活”,一副世外高人的形象就此塑造完成,阮哈东也成功完成吸引全球的投资人和媒体的任务。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将产品主动下架,是阮哈东非常高明的一步棋。曾有开发者指出,类似Flappy Bird这种产品不会有很长的生命周期。阮哈东不会看不到这一点,但如果一个产品转化成一种概念,以后的产品也围绕这种概念出现的话,情况就大不一样。

Flappy Bird的下架给阮哈东留出了观察市场反响的机会,也留出了给Flappy Bird进一步包装的时间。进可以继续将Flappy Bird系列做下去;退可以开发其他类型的产品,以他目前的知名度,任何产品都不愁卖。

而此时雨后春笋般的山寨产品,不仅不会影响到Flappy Bird本身,反而帮助了Flappy Bird将这种开发理念推广成新的潮流,还能够替Flappy Bird考验这个市场对这种游戏模式的接受程度。

虽然,目前4款山寨产品受益于Flappy Bird下架,霸占免费榜前4名,但背后最大的获益者还是Flappy Bird,正是有了他们,Flappy Bird才能够“死而不僵”。

山寨产品难翻身 终被“借尸还魂”

不要以为阮哈东和他的Flappy Bird真的会就此罢手。在宣布下架两天后,阮哈东通过Twitter对外宣布,将对现有的Flappy Bird进行升级,并以Flappy Bird 2的身份重新登录App Store。

另有消息表示,作者已经将包含Flappy Bird升级版在内的3款游戏在App Store提交了上架申请。

一旦Flappy Bird 2重新上架,那些山寨产品很难留住玩家,毕竟这些产品只是Flappy Bird下架之后的选择。从社交分享的角度,玩家也更愿意使用原作或是原作的续作作为平台。

其实在下架的这段时间里,eBay上还出现了高价兜售装有Flappy Bird的iPhone,与任天堂传出版权纠纷,更离谱的还有阮哈东“自杀”,这一系列的消息看起来更像是某些电影上映前的炒作手段。

回过头来完整的回顾一下整个Flappy Bird事件,更像是阮哈东为Flappy Bird 2精心设计的营销策划案。

2

路过
1

雷人

握手
12

鲜花
10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5 人)

Empty Ads
今日最多关注
    今日最多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5 PCBeta.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CDN加速及安全服务由「快御」提供

      请勿发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言论,会员观点不代表远景论坛官方立场。

      远景在线 ( 苏ICP备17027154号 )|远景论坛 |Win11论坛 |Win10论坛 |Win8论坛 |Win7论坛 |WP论坛 |Office论坛

      GMT+8, 2025-4-29 20: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