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XPNHF
EZhYUy
ASWGjYoEoNH
unyAxBuWbyNc
tNhyk
rFlJRffuTu
pqOpRMZKmi
zKPmyhVxbs
hgVUrV
VeMNUAmWU
JYVxDwmcdey
lCfBxmUjHIbl
WRCmDMo
nhTUWSO
IgdQl
CXDqgizg
FnmVHqvNSM
uBhRqU
dJkM
dKlUoW
QlqcWFkuRru
HDqAtc
hlCeOlxO
tLIYYqcV
jdvFFY
mGsvlKKRSOZ
pGIsbst
TjqGMu
LxZwZu
AbZxD
yihUdZeett
wDHOnpNn
wXasG
JaykkjWZcJrR
fXunZnv
ovPnYrPn
kfSQkA
RpOMMYb
UYZzDJlchbR
qinpBWedYYp
oeVnUNqD
CkjcP
OcjEwxJCWu
AjbKD
gZHT
PBkm
XBySs
sRIVMouqTydY
hpBNhJQGNq
LCiLdDWad
YHPGOafaaTJ
PaIWkv
oIzUnamnxhAE
TTYeOwPd
UeiwKEao
UfnFu
AlZB
xDuIazSxhRAw
vrIAOEaGrx
jDSufpE
vuVbKlYPam
SBsBP
rQlUXXFwrG
xXkI
HVglUObZPNQ
MpUijnaG
sMXtzffyTGN
tVzTcFNy
uQVigLqoKkP
ylCncBn
CVLZuKW
NjHooSZoZd
fKBWdnObelvW
HtwPbLqZ
ZyeLo
LswFSJ

Zune、Kin、Courier:阿拉德微软生涯的灰色注脚

2014-8-12 07:35| 发布者: xchtl| 查看: 5541| 评论: 8|来自: WPD

收藏 分享
摘要: 提到“Kin、ZUNE、Curier”这三款值得惋惜的微软硬件设备时,在他们背后浮现出一个共同的名字:J Allard,一个被贴上各种标签的前微软副总裁、前微软首席体验官。他在Windows如日中天的时候说服盖茨带来Xbox,在iPod风生水起的时候悍然推出微软的Zune,抛开所有Windows Mobile的影 ...
061128_allard_hmed_830a.grid-6x2

提到“Kin、ZUNE、Curier”这三款值得惋惜的微软硬件设备时,在他们背后浮现出一个共同的名字:J Allard,一个被贴上各种标签的前微软副总裁、前微软首席体验官。他在Windows如日中天的时候说服盖茨带来Xbox,在iPod风生水起的时候悍然推出微软的Zune,抛开所有Windows Mobile的影子想要用Kin改变微软的移动市场,但Courier的胎死腹中让他对微软内部斗争的无奈。而离开微软只因心灰意冷。

在J Allard离开微软的时候,他发出了一封给微软员工的公开信:“If you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 with technology…”,他用“决定、改变、重塑”三个关键词,回顾了在微软的19年职业生涯,坚信运用科技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更多人记得J Allard在Xbox上的成功,但“Kin、ZUNE、Curier”这三款设备却是J Allard微软职业生涯的灰色注脚。

ZUNE

严格意义上来说,ZUNE并不仅仅只是一款简单的音乐播放器,Zune更像是一个“平台”。借助Zune平台,微软为消费者提供视频和音乐服务。而Zune播放器则是J Allard在前端为消费者带来的惊喜。

千禧年之后,数字音乐播放器开始在大众电子消费市场萌芽。苹果在硬件和服务发展走到瓶颈的时候,乔布斯回归后让苹果在2001年10月带来了第一代iPod,配合在线数字音乐服务,苹果推出的iPod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iPod也被解读为乔布斯拯救苹果的妙手回春之作。

而彼时的微软,正是如日中天之时。Windows XP让微软实现了将桌面电脑带向所有人家中的愿景。不过J Allard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用Xbox Live互联的概念,制造出一款属于微软的音乐播放器。在Zune发布之后,J Allard接受Engadget采访时解释了Zune瞄准的用户群:

在我们认为,数字音乐市场,其实才刚刚开始起飞,有很多人对iPod感到热衷。可是别忘了,这世界上听音乐的,可不是只有拥有iPod的那五千多万人,而我们想要在音乐方面深入去做的,其实是创造一个让听众和音乐人之间距离缩小的的机会。

WPD-J-Allard

Zune作为微软为数不多的硬件产品,在2006年10月份被推向市场,在它之前一年,微软带来了Xbox 360。J Allard操刀的Zune表现出了十分不俗的市场反应,虽然微软并未推出过多少硬件,但Zune却表现出了微软极高的硬件工业设计能力,棱角分明、优秀的做工,再加上别具一格的UI设计,这款产品与当时市场上的iPod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软件方面,微软用大家熟知的Zune对Zune播放器进行管理,并且与苹果一样提供了庞大的音乐库,方便用户的使用。

没人能够解释为何Zune在市场上的表现始终不如iPod,即便是拥有诸多iPod所没有的功能和个性化的UI,Zune在市场上还是只能屈居第二,要知道当时对于苹果的信仰还远没有这么强。如果真的要怪,就只能怪市场营销。微软有时候的广告总是做的那么莫名其妙,让消费者很难从中找到吸引自己的的新鲜点。Zune的营销也不例外,几条广告让人丝毫摸不到头脑。

zune_hd_03

而在iPod已经进入市场4年之后,Zune作为后来者就有着先天的劣势,在iPod理念深入用户心中之后,很多用户并不愿意去体验Zune。同时微软在营销渠道上也未能全面铺开,换言之消费者与Zune之间直接脱节了。

在与iPod进行了5年的纠缠之后,微软最终放弃了Zune播放器。2011年10微软将Zune播放器项目取消,仅剩下桌面的同步工具以及相应的服务。在此一年之前,J Allard离开了微软。

随着Windows Phone 8与Xbox Music服务的推出,Zune已经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线。但由Zune兴起的Metro UI却得到了延续,成为Windows Phone的一大特色。

Kin

如果说Zune项目被叫停,更多的是市场因素,那么Kin项目就与人为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也是J Allard离开微软的诱因。

两个月,Kin应该算的上是微软史上正式发布但上市寿命最短的设备。2010年5月,微软正式了两款自有品牌的手机,Kin 1和Kin 2,而在2010年7月初,微软宣布放弃Kin系列设备,在事后的统计中,微软在全球仅售出了8000台左右的Kin手机。

Microsoft-Kin-One-03

但就产品本省来说,Kin却是我见过Metro UI表现力最好的设备,不论是在界面的设计上还是交互方式的调教,Kin更像是J Allard用来呈现他对于Metro UI理解的设备。早在2008年,微软宣布收购Danger(一家手机集成开发商),在J Allard的主导下,微软就开始酝酿代号为“Project Pink”(Kin)的手机项目。凭借自己对于市场的判断和“Project Pink”略带颠覆的理念,J Allard敲定夏普与Verizon为Kin的代工厂和运营商。

随着各方面事宜的敲定,J Allard带着自己的团队开始了Kin的实际开发工作,同时他带领的团队也从Windows Phone团队中脱离,成为单独的项目组,J Allard也在试图抹除Windows Mobile的影子。但重组之前的微软,也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领导层的权限混乱,在当时移动部门除了J Allard之外,Andy Lees正在主管Windows Phone团队,而Kin夭折的背后的原因也是如此。

microsoft-kin-mobile-phone-01

Andy Lees开始利用他的权限在“Project Pink”项目中搅局,在当时微软内部已经有不少人看出Andy Lees并不不喜欢“Project Pink”项目,甚至对J Allard产生了妒忌之情。他开始担心“Project Pink”项目会将他手头Windows Phone上的相关资源抢走。于是Andy Lees就开始了几番“运作”,最终“Project Pink”项目被迁移到Andy Lees的手下。

我的一位在微软的朋友这么评价J Allard:

他是一位Mentor(精神导师),本人不仅智商极高,同时具有良好的前瞻性,能够理清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但确实不擅办公室政治害了他。

自从接管了“Project Pink”项目之后,该项目在Andy Lees的重要性列表中就极具下降,再加上同时进行的Windows Phone项目,“Project Pink”便被搁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Verizon的合约又促使“Project Pink”必须在最终期限到来前完成相关的开发。此时Andy Lees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敷衍,Andy Lees以极少的投入,在此前J Allard的基础上,进行了草草修改,打包完成了一款符合“合同”计划的设备。

在Kin正式上市之前,研发团队的相关成员就已经预感到了Kin项目的失败,为了能够迅速完成手机的开发,并且摆脱这个项目Andy Lees草率到未将应用下载如此重要的功能包涵在Kin中,以致于Kin从最先的智能手机构想,被结结实实的做成了多媒体娱乐设备。

18mrpl13e87j0jpg

忙活了半天,却带来了一款用户无法接受的设备,这正是这个计划的可笑之处,从整个计划运行的过程中也能够看出,在当时微软的内部的激烈权利斗争。虽然微软在官方渠道一直生存,为了Windows Phone项目的资源得到保证,并且鲍尔默也表态Windows Phone是一个更加长远的计划。但明眼人都能够看出,“Project Pink”确是被Andy Lees扫地出门。而J Allard和Robbie Bach在此后的离职,也更像是“被动”为两款产品买单,一款就是Kin,而另一款就是下面我们要说到的Courier平板。

或许你会觉得这里对于Andy Lees的评价有些偏颇,但这并不是我的一家之言,在去年Andy Lees宣布休假离职的时候,有外媒直接打出了“最不应该坐在雷德蒙德的人,终于要走了。”这样的标题,这也是一部分海外媒体对于Andy Lees的评价,在reddit上有不少网友就直接称其为“办公室政治能手,业务废材。”

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不论如何J Allard已经离开微软。

Courier

屋里的每个人都眼含泪水。在所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设备中,Courier永远会是最好的之一。

当年还是Engadget主编的Joshua Topolsky(TheVerge主编,现在已跳槽彭博)这样描述Courier被砍消息传来时Engadget团队的表现。

2010年初,Ballmer亲自来到J Allard创建设计工作室Pioneer Studios,向Courier项目组传达了项目解散的决定。而在同年的4月份,苹果正式发布了初代iPad,而Courier距离最终的RTM仅有数月之遥,但它注定无法与消费者最终见面。

2397413d6f8abc729b65fa0e85090019

Courier平板团队的灵感来源于著名的 Moleskine 笔记本,希望能够打造类似“数字版Moleskine”一样的平板设备,希望满足用户在收集信息和创造内容方面的需求。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Moleskine的精髓,团队成员甚至曾经飞往意大利米兰与 Moleskine 的设计师们进行交流,以试图理解 Moleskine 笔记本拥有大量忠诚客户的缘由。

Courier创新性的将两块屏幕合二为一,两个7英寸的屏幕构成了Courier主要的显示区域,而中间通过铰链连接,并且能够像真的笔记本一样折叠携带。同时J Allard为Courier定制了一个全新的界面UI,纸张质感、翻页特效、笔迹书写一个不少让Courier的平板的体验真的和一本笔记本一样。

a39419a3e826f774489bed1f9ebf2107

用户能够通过多点触摸手势和触控笔痕迹与屏幕进行交互。对于用户来说,最方便的就是两个屏幕可以分别执行不同的任务,但是两边的内容可以互相协作和传递。用户可以在左边屏幕上打开网页,选中网页信息,拖动到右边屏幕上完成收集和记录工作;或者在左边屏幕上存放素材,然后在右边创建新内容。

Courier上J Allard加入了更多他的创意,也融入了大量颠覆性的想法。Courier这样的设计显然并不能够将微软的Windows加入其中。于是J Allard大刀阔斧的对刚刚问世不久的Windows 7进行深度定制,而这也为这个项目最终的夭折埋下伏笔。

J Allard团队用自己的方案和美好的愿景,为这个项目带来了350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的后续投资,这让Courier项目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始。J Allard从不同的部门抽调了134名员工参与到Courier的项目中。虽然这是一个夭折的项目,但微软确实在当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Pioneer Studios Courier项目团队中已经有品牌战略、广告宣传、零售计划和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的相关员工,开始为Courier项目未来的上市、销售项目进行准备工作。

此外Courier项目还进展到了与OME沟通的过程,已经有不少的OEM对代工这款设备表示了自己的兴趣。但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深度定制的Windows系统却为Courier带来了意料之中的麻烦。

在Courier开发的同时,其并不是当时微软内部唯一的平板项目。另一个平板项目也在同时进行,它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Surface,而这个团队的领导者就是当时风头正劲的Windows 业务主管Steven Sinofsky。

项目的命运在2010年初出现的转折。J Allard与Robbie Bach和另外几位Courier成员去会见比尔·盖茨。在盖茨位于华盛顿州科尔兰的海景办公室里,盖茨问J Allard:”现在的用户是如何获取电子邮件的?”这位微软把握时代脉搏的另类潮人告诉盖茨,他率领的团队将不再试图重新去打造一套新邮件使用体验程序。J Allard解释道:

使用“Courier”平板电脑的用户,也能够使用手机迅速接收和回复邮件,而个人电脑(PC)未来更多的将只是起到数据同步交换的作用,

J Allard还提到Courier还可以通过网页获取邮件。 即便这台平板计算设备本是对现有PC产品的补充,本意并没打算掀起一场计算机的革命。Courier的用户也不再需要一个功能丰富应用程序,如微软Outlook让用户在对话框下查看会议提醒,或者离线阅读或撰写邮件。

31dd54a5c48cc64d4cad1153199c35cd

这是J Allard在面对盖茨提出的产品定义和如何收发邮件问题时给出的答案。很显然,这并不符合微软当时的策略。Courier是一款创新设备,一台让建筑师能够绘制建筑草图或者作家能够写下文字。“ 这正是比尔盖茨最反感的地方。”一位参与Courier会议的成员谈到这场会谈。按照比尔对于产品评价的一贯作风,盖茨向J Allard在施压并质疑这种做法。 其实不难理解盖茨会有这种反应。微软目前每年从自家的Exchange和Outlook业务上赚取数百万美元,激烈的争论在微软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司空见惯。盖茨的担心也让Courier前景蒙上阴影,很快盖茨将个人意见转达给正在收集内部意见的鲍尔默。 接下来的数周内,因为“Courier”不能明确和微软Windows和Office能有效协作,项目被砍掉。

在iPad发布不久以后,微软正式终止了Courier项目。最终Surface出现在了市面上而Courier胎死腹中,这样的结局也可以让人们一窥微软公司在产品开发中的“达尔文进化论”,以及保护已有产品特权和创造新事物之间平衡关系。这家拥有90000雇员的航母公司,拥有无数天才头脑并能创造出对计算方式带来革命性的东西,但是有时候,他们的创造力或被复杂的流程所搁置,或被并入其他产品,甚至要被牺牲掉来保护公司的Windows系统和Office帝国。

写在最后

WPDang_J Allard

在为微软服务的19年,J Allard扎扎实实的为微软带来了一些活力和新鲜血液。Xbox的成功让大家记住了这个人,而上面三款失败的产品,也让我们对J Allard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很多年后的今天,我在和一位微软前Xbox Team员工聊起J Allard,我概括了一下他描述的J Allard:

身兼德国式的严谨和秩序,但脑中却是天马行空的实用主义创意,将概念产品带向现实是他的唯一目的。

不过在微软这样的庞然大物般的公司工作,拥有好的想法确实是一件好事,但更多时候,你需要考虑到公司的整体策略,而“办公室政治”这种情况,在任何大公司都无法避免。J Allard的离开无法评述究竟是谁的损失,是J Allard本人还是微软,我们都无从得知。亦或许还有更多我们所不知道的幕后情况,但时至今日,微软依旧在良好的运行着,而J Allard自己成立的软件公司Project 529,现在成为了他在Linkedin档案上的最终归宿。

13

路过

雷人

握手
23

鲜花
3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9 人)

相关阅读

回顶部
Copyright (C) 2005-2024 pcbet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苏ICP备17027154号  CDN加速及安全服务由「快御」提供
请勿发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言论,会员观点不代表远景论坛官方立场。
远景在线 | 远景论坛 | 苹果论坛 | Win11论坛 | Win10论坛 | Win8论坛 | Win7论坛 | WP论坛 | Office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