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德副总裁董振宁 8月28日上午消息,2014年互联网大会于8月26日-2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高德副总裁董振宁在发表演讲时表示,大数据是治理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 董振宁的演讲题目是《高德地图,出行有道》。他表示,高德历经两次转型,已经从最初的地图公司,转型为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但地图本身的工具属性和实用价值并没有改变。 “地图是用来做什么的?它既可以酷炫展示各个城市间的人口流动,也可以用于分析交通状况。10年前的地图就是做出行;现在我们最重要的还是解决实际问题。”董振宁说。 今年7月,阿里巴巴完成对高德的并购,并展开全面整合。“阿里巴巴认为,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是数据和数据技术,并利用数据解决问题。”董振宁说。 他表示,之前高德做地图,注重的是入口、品牌和O2O,如今则更加聚焦出行和本地生活。这与上个季度成为阿里巴巴的一部分有关系。 董振宁说:“我们要看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解决问题。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真正的制高点是云服务和大数据,从数据层、软件层到云端层、应用层。” 高德披露的数据显示,国内主要城市的出行问题日益严重: 50个城市面临拥堵问题,25个城市拥堵常态化,1.5亿人口出行受到影响;最为严重的包括上海、杭州、北京、重庆等城市。今年5月1日,G6高速出现长达55公里的拥堵。 董振宁称,高德希望利用众包模式收集数据,以大数据的思路解决问题。在众包模式下,每位车主都是高德的数据采集员和路况报告元。以2014年7月为例,高德地图的3亿用户总共驾驶了60亿公里,交通事件分享70万次,足以实现10万公里的地图更新,进行15万处修改。 他认为,交通信息大数据具备决策价值,可为出行者提供躲避拥堵的出行建议,并助力政府治理决策;还可以发现绿色路线,实现动态导航。他将这种模式称为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数据显示,高德用户已超3亿,市场份额为33.4%。董振宁称,高德地图每个月帮助用户累计节省时间月均700年,节省油耗1840万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