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是怎么把 Google + 给玩坏的

2014-9-23 15:09| 发布者: xchtl| 查看: 2924| 评论: 7|来自: 36Kr

摘要: 如果你最近有注册 Gmail 的账户的话,会发现谷歌不再强制用户在注册邮箱的同时建立一个 Google+ 账号, 增加了“跳过注册(No Thanks)”的步骤,之后Marketing Land也向谷歌得到了证实。或许这标志着这项 Google 以及放弃了用 google+,在社交产品上与 facebook, Twitter 一争高下 ...
如果你最近有注册 Gmail 的账户的话,会发现谷歌不再强制用户在注册邮箱的同时建立一个 Google+ 账号, 增加了“跳过注册(No Thanks)”的步骤,之后Marketing Land也向谷歌得到了证实。

或许这标志着这项 Google 以及放弃了用 google+,在社交产品上与 facebook, Twitter 一争高下的努力。其实这个不难理解,为什么更多的用户使用 Google 引擎,而没有选择功能更强大的 Bing,在同类产品差异化不是足够大的时候,并且这些差异功能没有足够吸引人的话,用户很难放弃原有的习惯投入新产品的怀抱中。

Google+ 主打的圈子交际功能,更多的是 Facebook 缺点的修正(其实 facebook 也可以实现,只不过比较麻烦)。但是对于 Google 来说,没有很强的社交基因,但是拥有很强的产品基因。

如果把所有的 google 产品的用户都强制导流到 google+ 呢?是不是可以再造一个十亿用户的社交网络呢?

于是 Google 在 2011 年动手了:

  • Google 要求用户在注册 Gmail 及 Google 其他产品的同时必须同时填写Google+的资料。此举引起了部分 Google 用户的不适,大量被迫注册后不活跃的用户也开始让 Google+ 拥有“僵尸城”的尴尬称号。

  • 2011 年 10 月,强制将 Google Reader 的社交功能整合到 google+ 下并删除风评较好的 Google Reader 下所有的社交功能,Google Reader 用户分享完成后,别人想要看分享必须要访问 Google+ 才能看到。

  • 2013 年 Good Reader 关闭后其产品经理在Quora上的解释也让 Google+ 成为众矢之的,群众基础进一步下降。

比强推产品更糟糕的是对用户隐私的轻慢。 实名制注册让用户的个人信息展示在 Google+ 的主页,让一些注重隐私的用户有“被披露”的不适感。在评论 Google 产品的时候,名字也会实名显现出来。甚至用户的实名评论会出现 Google 的搜索结果中。

据 2013 年统计数据,全球最活跃的社交网络排名中,Google+ 活跃用户数仅为 3.27 亿,远低于 facebook 的 11.3 亿。调研机构 Shareaholic 在 2012 年 9 月到 2013 年 9 月对 20 万个出版商进行跟踪统计,发表了一份社交网络导流报告指出Facebook、Twitter的流量引导效果最好,而Google+的引导效果垫底,在总的导入流量中,它仅仅占比 0.04%。

低于预期的风评和业绩并没有让 Google 收手,几乎就在 Shareaholic 就在这份报告发布的同。Google 强制的在 youtube 评论界面强制绑定 google+ 的账户。此举彻底激怒了YouTube社区乃至以外的人群。愤怒的用户在 Change.org 网站上发起反 Google+、要求恢复原有系统的请愿活动,获得了超过近 17.5 万人的签名支持。

Google 听到了这些反对的声音。4 月,Google+ 之父维克•冈多特拉 (Vic Gundotra) 从公司离职 同时 Google+ 内部的人事也开始了一些调整,部分职能被并入 Android 团队。之后 Google+ 的铁腕政策就逐渐被放弃。

  • 4月,谷歌的用户界面,不再强制用户只能用Google+账号登陆,而是提供了其他Google账户的登陆入口。
  • 7月,谷歌不再要求用户在注册Google+时使用真名。
  • 8月2日,据《彭博社》报道, 谷歌在未来有可能把备受好评的Google+ Photos照片服务从Google+中剥离出来,赋予更高的独立性,以便吸引更多用户。
  • 8月28日,谷歌的网路分析师John Mueller在自己的Google+账户中宣布,Google将撤下搜索业务中的Google Authorship插件,此插件将提升实名验证后的google+用户的文章排名。

不过 google+ 虽然失宠,但也未完全被放弃治疗。Techcrunch 从 Google 内部获悉,Google+ 未来可能会转型为一个线上平台。

Google+ 的故事大概可以告诉我们:

即使你已经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也不要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过度自信。

3

路过

雷人
1

握手
29

鲜花
3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6 人)

相关阅读

Empty Ads
今日最多关注
    今日最多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5 PCBeta.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CDN加速及安全服务由「快御」提供

      请勿发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言论,会员观点不代表远景论坛官方立场。

      远景在线 ( 苏ICP备17027154号 )|远景论坛 |Win11论坛 |Win10论坛 |Win8论坛 |Win7论坛 |WP论坛 |Office论坛

      GMT+8, 2025-4-27 00:1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