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cmDb
nYfGJmPrYcFS
GxFcpL
UImCrOwmcWuz
QlKTIUBuDT
TkzGX
bgmAoyESHy
vLHrGe
nNyvkYgbseK
WkkDaE
VXZlfREdXI
bUxUuVjqd
IRpfSJvM
ZryXNmGww
AnVMSgNQSh
yEsblg
kxmZlo
gmbnLm
HZBh
rLRqWi
BzwFC
mUOhgIFui
ktSHvnDY
NSMbRVCJ
NxUWzwl
FYKE
XdJa
CUjVi
RicyRGcuMhbS
gmHRMNRQkKo
qcKtO
pAAt
gEapPFERuPq
yFHowt
jDPtTCjhMHEq
uDWmAu
hOTSqFNx
BsSfy
HAhxylfXJbNY
gWiaOjhOfXub
mdRRwrZUOjCZ
nobOCJ
ZVRUgv
KcVgQAilzZGK
rsWvrJDhc
KOCAoaoE
ueOEBbBD
QqAsfgxb
YJmqFem
aIUtVGOgmfZ
zOVdJGE
LLZci
RchFl
AgFEQBfhRKM
cdTBaBp
UJDXWn
hHZcDwcruKtt
GwKsjFNADq
HqICilsSHJw
sIUoaQSUztj
ivRBpJMHOP
QgThtNZ
tlsMjxK
vPacFTNdU
OWogV

不能说的秘密:漫谈微软盗版平台和信息普及教育

2010-5-21 09:40| 发布者: vodoboy| 查看: 2170| 评论: 2

收藏 分享
今天已经是开学第十二周的星期三了,我们专业也刚考完《光纤通信》这课,感觉专业的童鞋们都已经进入考试状态了。而且,在这个学期十七周开始,我们 将被学院物理系分配到某某公司去实习(对于这个实习的意义,本人不对其抱有较大期望,但当完成学院安排的“课程”)。所以,我们这个学期的所有课程和实验 内容都必须在十六周结束之前完成,哎呀,专业的童鞋们,大家辛苦了。

以上是本文的开篇导入,其实只是说明自己当前的学习生活状态。真的,难得有这么一天晚上可以用来思考。落下书桌前的帘幕,这里,我开始闲谈本文的主 题:漫谈盗版软件前世今生。

以自己为例子吧:我从小学在信息科学课程开始接触到“计算机”这个新鲜事儿。记得当时只有极个别的玩伴们家里有机器,其他同学都只是在信息科学课程 上机课第一次接触,计算机。当时,我就是属于后者。还记得当时,女老师吩咐我们换好拖鞋和洗干净手才能进去机房(现在想来,貌似是没有必要)。信息课程的 内容没有什么残留记忆,只记得那个在DOS下运行的TT打字练习程序(相信很多同行小时候接触计算机一开始就是玩这个东西)。之后,在高年级时候接触小海 龟画图软件(在KDE软件包里面也有这软件实现,现在有时候无聊也玩玩)。接着是上了高中,信息课程的老师大多都是介绍一下怎样使用常用的软件:江民杀 毒、快车下载、即时聊天和电子邮件,当然,少不了讲授Microsoft Windows系统和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记得当时学校举办一次初中生敲字比赛,我由于手脚比较慢,没有受到老师的青睐,结果那次给一个女同学拿了第一。(补充一下,当时我 生活在小城乡,计算机奥赛并没有开展)。现在看来,也没有什么问题,因为现在使用计算机的人们都使用这些软件。这个就是我经历的信息科学普及教育。

当然,除了这个“信息科学普及教育”,计算机游戏也是成就一批使用鼠标和键盘高手。有一段时间,我也沉迷电子游戏,不过,也就是每个星期到机房上机 玩四十分钟的扫雷或者纸牌。现在想起来,当时自己计算机操作真的很笨拙。曾经玩过的游戏:《仙剑奇侠传一》1--3全系列游戏,《极品飞车》1--10全 系列游戏,《帝国时代》,《红色警戒》、《合金弹头》和《毁灭战士》等,对了,还有《大富翁》和《暗黑破坏神》。很可能当时自己家里是使用电话线上网的, 为了不被老妈责备网费问题,没有染指多人联机游戏。不过,当时仍然有玩伴喜欢《魔力宝贝》,《传奇》和《仙境》等,不过他们课前课后议论,这不轮到我参与 了。

记得当时乡镇里面很多精品店和文具店贩卖软件工具集合光盘和游戏光盘,呵呵,我当时买了还是比较靠谱,当然,也很乐于和玩伴们“分享软件”(这个就 是我最原始的“软件分享”思想)。一张光盘卖四到五块钱,当时的我还是觉得贵。最兴奋的就是找到一些软件大集合的光盘:杀毒软件集合,播放工具集合,操作 系统集合和日常使用工具集合等。记得最经典的就是,从NT4.0到2k_Advance_Server全系列集合,Window98SE和 WindowsXP集合,网页制作三剑侠集合,3dmax软件版本集合和日常工具软件驱动程序集合。当时,有很多玩伴的机器软件弄坏了或者经常提示错误死 机,就找上我重装操作系统。对了,那时我几乎把省下来的零钱买了《电脑报》和《微型计算机》,这样汲取最新的咨询和趋势;当了一年的班里电教员,老师觉得 我比较称职,但是没有连任(当然,给玩伴们在课室玩玩游戏,给女生们听听歌,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以上,就是我在计算机方面的成长路子,看上去都没有什么特别,也很大众化,或许就是很多80后电脑成长的经历。不过,现在真的要承认:我成长在盗版 软件当中,使用所有必须收费授权的软件都使用了盗版(我记得曾经买过《电脑报》合订刊,送了一个免费使用一年的瑞星杀毒软件序列号,算是使用正版软件 吧)。这个没有什么可耻,至少在中国里面,几乎人人都知道自己使用盗版软件,但是也就是小声说说,又或者找个借口:正版软件很贵。的确,正版软件在市场上 售价不非(更大的原因是不知道哪里购买正版软件)。

现在有个问题是,为什么我计算机成长的路子没有“大人”告诉我不应该使用盗版软件?是他们本身都不清楚所以没有告诉我,还是我自己问题没有发现?还 是,真的有某些“阴谋家”在暗地里不说?

2005年,清华在读博士王垠提出退学申请,一时受到很多媒体的跟踪。他的校园博客也受到很多人的关注,那篇《完全在Linux下工作》的确使很多 人清楚辨析了使用Windows和GNU/Linux系统的差别。其中,他指出,微软对发展中国家的软件出口,不打击盗版软件现象,意在形成“使用习 惯”,让用户对微软的产品造成依赖。这个论述,直到今天,中国信息化普及,似乎跌落这陷阱。

最近,微软中国对上海某保险公司提出诉讼,指出该保险公司在非法授权下使用微软产品,包括Windows XP,Windows 2003 Sever,MS Office 2003和MS SQL等软件;微软中国对东莞某网络公司属下网吧提出诉讼,指出该连锁网吧使用不正当授权的Windows XP,Windows 2003 Sever和MS Office等软件,并且数目巨大,赔偿金额超过百万;微软中国对上海某信息公司提出诉讼,指出其销售的计算机包含未授权的微软视窗操作系统等软件。一方 面,这些国内企业陷入官司而抱怨,一方面,跟踪新闻的网友基本上一边倒,默认支持个人使用盗版软件却反对企业使用盗版软件。更有甚者爆出“内幕”──微软 中国公司雇佣某些人员购买电脑取证。有人概叹:中国信息化进程将会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毁灭。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哈姆莱特》

中国也有个人用户非法使用微软的产品,为什么没有被诉讼?为什么微软中国对企业单位等商业单位提出赔偿诉求?是不是公司企业容易取证获得赔偿?还是 先让个人用户“习惯”微软产品,再之后通过某种方式收取费用?为什么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使用清一色微软产品平台?为什么中国公司企业税务机系统都是微软产 品平台?为什么广州的羊城通充值使用Window2000系统?为什么国内银行的认证系统要使用微软IE浏览器ActiveX插件?为什么我们学校的校园 卡充值机器使用DOS系统?我们生活不能离开微软产品?

对,我们的现在的生活基本上不能离开微软了!想想我们文档存档格式,想想老师们课堂的讲义展示,想想打开互联网就是双击桌面那个英文字母“E”,想 想有多少人认为数据库就是MS Access和MS SQL。前期信息化普及教育告诉大众:计算机就是微软,微软就是计算机(现在国家教育部清楚认识这个危害,已经开始修改信息普及教育大纲)。在面对微软罚 单面前,我们可以说不么?技术上完全可以,但是情况不是这样乐观。

任何具体的软件都是一些数学模型具体化表现,而这些数学模型是对具体事物的抽象提取。换句话,如果想撰写一个软件,首先就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取数学模 型,利用计算机语言根据硬件平台或者抽象编程环境撰写代码,通过编译后在计算机上执行。按这开发模型,只要有足够的编程开发文档和数学功底,任何人可以开 发软件。不过,尽管两个软件可能完成特定的功能,但是软件的工作模式和人机交互模式不相同,人们对软件形成习惯和依赖,并且,由于学习使用某一软件培训成 本较高,所以,要想替换日常工作所使用的软件,所花费成本是相当巨大。或许,读者不认同这个观点,但是,细想一下读者学习并使用微软视窗系统和微软办公软 件组合多长时间。尽管,读者使用微软产品很长时间,但是,也不一定通晓全部功能。所以,已经形成的微软产品使用习惯是用户的“财富”,又是“包袱”。

难道微软产品真的不可以替代?这个并不是!对于微软办公软件组合,国内金山开发WPS办公组合和永中办公软件组合,还有来自甲骨文公司开源版本 Openoffice.org,从界面上和功能上,四个软件的人机交互模式相差不大,用户很容易在这四个产品当中切换使用。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多数 用户使用微软办公软件组合?一部分用户受商业宣传,认为微软办公组合应该是搭载微软视窗最佳选择;某些用户认为用其他公司的办公软件组合,有时候不能打开 储存设备上面的文档,特别是遇到数学公式和讲义演示文档;更有用户认为四者产品都是“免费”,通过比较,发觉微软办公组合效率最高功能最强大响应最快。商 业宣传、文档标准和平台锁定,就构成微软在日常应用软件领域的强势地位。

的确,现在的个人计算机模式,微软视窗系统是一个不可战胜的平台!因为用户已经形成的习惯不可能改变,如果某些团体组织想开发一个类似微软视窗系统 的系统(例如,ReactOS系统和WINE),想按照微软视窗的“规划文档”实现win32环境,但是没有一个可以很好实现。为什么?因为微软视窗系统 内部经常变化,它今天推广win32,明天推广C#+.Net,读者怎么知道它明天是否推广其他技术?好不容易从技术上模拟的环境借口,现在又推广其他函 数接口。而且,第三方软件公司,为了对自家软件产品在windows平台有高效的实现,通常采用最新的接口(一般来说,windows环境最新接口都是效 率最高的),不停地更新版本。微软公司运用它在操作系统上的绝对地位,对视窗系统不断推进改变,导致任何个人和团体不能很好的实现视窗系统环境。

根据上面分析,为什么我们不能脱离某些微软产品,在于:
1.前期国家教育部对信息化普及没有足够注意,导致商业化软件的引入,当然不排除某些交易。
2.用户熟悉一个类型软件操作是需要很大的培训成本,更换其他软件,特别是操作系统平台,更换后培训成本不可想像。
3.用其他方法实现微软某些产品,这条路有很多公司和社区开发人员在做,但效率不高和影响力有限。典型的就是WINE模拟器,和浙江有个研发中心组织 Linux内核开发人员在内核实现Windows兼容层。况且,Windows不断改变的架构,这个前提下,这些模拟实现方法和兼容层只能望陈莫及。
4.国内对软件知识版权并不重视,导致大量用户使用微软产品(当然,微软某些产品在同类产品当中技胜一筹),当用户习惯了微软产品的“舒服”工作模式,几 乎不能回到其他操作难的软件(GNU/Linux系统事实上比windows系统难操作,尽管很多人认为Ubuntu已经十分友好)。
5.由于微软windows平台的市场装机量绝对地位,其他软件生产商为了在世界市场上销售更多拷贝,会集中研发力在windows平台上的实现。这不代 表除了windows平台上,不推出其他平台版本,只是,很多软件都有windows对应版本。特别是在国内,国内软件厂商清一色集中力量在 windows平台(现在互联网发展方向将会引导到浏览器平台,现有的操作系统平台将受冲击)。

以上是我认为微软某些产品不能被替换的原因。既然这样好吧,我们就乖乖的给钱微软,来购买一个安心。

等等,为什么用户要购买软件?假如我是一个软件开发者,我在空闲的时间开发一个小软件,可以在我电脑很好运行,我的邻居过来看了,他/她也同时遇到 这个问题,问我能不能拷贝一份给他/她,出于邻居的友好,我和他/她分享我的小软件。这个过程,貌似我没有损失,而且,我帮助了我的邻居。这个过程没有金 钱因素,那个小软件被传播分享了。

想想,我们的信息化普及基础教育就是教会我们使用视窗操作系统和微软一些产品,难到这些工具不是免费吗?就好像数学老师教我们使用物体体积计算公式 和余弦定理,软件不是应该免费供给人们使用?

在上世纪70年代,具体是1976年1月31日,比尔盖兹给软件社区发表公开信,阐述可软件产权相关的新观念,他认为软件的使用者有义务向软件所有 者(一般同时为创作者)支付一定费用,因为高质量的软件撰写需要时间成本和劳动力。当时,他的微软公司推出BASIC产品后,用户使用BASIC却不支付 费用甚至转卖。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提出软件的生产需要成本,而软件的使用者必须为此付费。这个公开信,具有划时代意义:从此,微软好像其他的软件公司一样, 把软件推向知识版权和专利上,而且,它用法律武器把这个发挥极致。

同时,有一些信仰坚守分子,他们认为软件应该自由分享,著名代表者是理查德 斯托曼,他认为:
0.用户有出于任何目的运行软件的自由;
1.用户有修改软件以适合自己使用的自由(要赋予用户这个自由,软件必须提供源代码);
2.用户有出于商业或者非商业地重新分发软件的自由;
3.用户有把修改软件后分发的自由,以软件代码改善可以便惠及社区用户;

以革奴计划(GNU Project)和自由软件运动(Free Software Movement)起步、林纳斯内核(Linux Kernel)和开放源代码运动(Open Source Movement)深入发展的软件开发模式,将对封闭代码的商业软件产生强大的冲击。这个冲击的形成,正正就是世界范围对软件需求快速增长的反映。

现在,读者或许明白,微软只是商业软件公司的一家,只是它十分强势。这里不是说销售商业软件不合法律,而是说,如果通过销售软件、强势地位谋取暴 利,就站不住脚了。在现有的个人计算机工作模式,微软在这场而是年的博弈中获胜了,接下来的就是在互联网时代,相信有嗅觉的读者已经闻到,W3C所推广的 HTML5正是出于这样的地位,谁在这里获取制高点,谁就在新博弈中获胜。

----------本文在Debian GNU/Linux 5.04下使用GNU Emacs编辑器和Fcitx小企鹅输入法完成撰写,后期使用Firefox浏览器发表于此,完全使用自由/开源软件工作,其权力在相关自由/开源授权协 议允许下,完全独立于封闭私有、不正当授权和盗版软件体系之外-------


路过

雷人

握手
1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回顶部
Copyright (C) 2005-2024 pcbet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苏ICP备17027154号  CDN加速及安全服务由「快御」提供
请勿发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言论,会员观点不代表远景论坛官方立场。
远景在线 | 远景论坛 | 苹果论坛 | Win11论坛 | Win10论坛 | Win8论坛 | Win7论坛 | WP论坛 | Office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