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取所需,Windows8浏览器横向评测 (二)——体验篇

By kentooo On 2012-11-8 22:02

用户体验,是Firefox当年撬动IE6地位的一大法宝,而Chrome也是凭借此替代了Firefox坐上市占率第二的位置。而微软也在IE6之后两次对IE的用户体验进行改进。在计算机性能已经明显过剩,应用水平也已大幅提高的情况下。体验就成为了用户选择产品的基本考量。

二、体验篇

对于网页而言,网页内容是其最关键的内容,浏览器如何在提供快捷的诸如标签等功能的情况之下,获得更多的内容信息,对用户而言就显得非常重要。开发人员也应该考虑界面的每个部分的使用频率,并对热操作区域和冷操作区域的按钮,菜单进行增减,这就像Intel在设计处理器是对于不同指令集的处理,虽然并未删减,但通过不同的区块进行区分,以获得更高的效率。

Chrome在推出之时就显得非常特别,对于以往将标签放置于地址栏之下的方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地址栏和操作区域放置在标签之下,表达的意义实际上是:标签是整个页面的内容概括,地址栏和功能操作按钮是对于此页面的功能,所以也属于这个页面。由上至下逐步铺开,是符合整体到局部的基本逻辑。 由于这种结构充分的利用了Windows 窗口的标题栏部分,使功能区占用的面积更小,以便页面呈现的内容更丰富,所以一经推出便深受喜爱,Firefox和Opera,甚至于国内诸多浏览器厂商也开始纷纷效仿。当这里却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众所周知,由于早期国内诸如Maxthon,GreenBrowser等浏览器的大肆流行,很多人使用标签式浏览器的时候,往往更喜欢地址栏输入后直接开启新的标签来加载页面。在这种操作习惯之下,类似于Chrome的标签和地址栏布局方式就会非常严重的与逻辑相悖。既然地址栏属于页面,那么在当前页面中直接打开另外的页面就会显得尤为奇怪。就好比我打开了自己的家门,却进入了邻居的房间。
当然,Google,Firefox和Opera都纷纷将地址栏打开新页面的功能隐藏的很深,在设置中我们无法找到类似的设置,只能通过Alt+Enter(Chrome、Firefox)或者Shift+Enter(Opera)快捷键来进行类似操作,但是既然提供了这种打开形式,那么这种设置本身的逻辑合理性就有些问题。
作为一个非常严谨的软件厂商,在设计产品之时,就要注重人们的思维逻辑,微软近些年来对于自然交互的研究获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其交互设计中,逻辑连贯性做的非常好,不仅有我们看到的Modern UI,甚至在IE的界面设计上也是如此。

虽然Chrome的标签地址栏布局方式被消费者所广泛接受,但微软对IE9和IE10的界面设计却并没有采用类似的方式,在微软的界面布局中,对于整个IE窗体,标签仅仅是内容的概括,就像书中的章节对于书的意义,功能区和地址栏是独立在页面之外的,用户只有通过地址栏才能得到页面。
相对于Chrome面临的逻辑问题,IE10的交互逻辑就显得更为合理。窗口--功能区--地址栏--页面的整体到局部的逻辑关系,就像是楼宇--电梯--门--房间的结构,住户无法代表整个楼宇,同时也不会担心进错了房间。

针对全屏,微软在UI设计上也非常注重逻辑,Modern UI下的IE10界面由于需要全屏呈现,所以界面结构和桌面环境下就有所不同,在这里,微软的逻辑设计则是通过层来实现,标签和地址栏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其都与界面之下的页面有直接的逻辑关系,下边缘是控制台,其中包含地址栏和功能区,上部分则是标签,主要作用则是类似索引,对用户的浏览进行引导。

在桌面环境下,两种不同的设计风格确实为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页面内容,Chrome和Opera将标签栏和窗口标题栏的合并处理使其进在水平位置上仅消耗了61像素,并且由于放弃了常规的底部状态栏采用浮动的状态显示(Opera仍然包含有固定状态栏),同时取消了页面的边框,使得整个页面无论纵、横两个方向都获得了内容的扩展。
对于微软来说这好像仍然不够,在不影响窗口标题的情况下,IE9/10通过缩减地址栏和标签区,使其上端功能区仅占用了55像素的高度,比Chrome更窄。

下一章,将为各位带来四款浏览器兼容性的对比评测:各取所需,Windows8浏览器横向评测(三)——兼容性篇:点击进入

评分

点击下载 体验篇

体验篇

         

0人已评分
1
1

排名

回顶部
Copyright (C) 2005-2024 pcbet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苏ICP备17027154号  CDN加速及安全服务由「快御」提供
请勿发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言论,会员观点不代表远景论坛官方立场。
远景在线 | 远景论坛 | 苹果论坛 | Win11论坛 | Win10论坛 | Win8论坛 | Win7论坛 | WP论坛 | Office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