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船长”库克:如何推动苹果供应链多元化?

2014-9-5 16:07| 发布者: xchtl| 查看: 7058| 评论: 12|来自: 威锋网

摘要: 苹果推出新品,向来不只是它自己的事情。几乎每一家厂商,都希望在其庞大的供应商地图上占得一席之地。因此,苹果的每一个举动,都牵扯着它们的“神经”。前不久,《华尔街日报》报道,台积电已拿下苹果下一代A9处理器的订单,并计划在明年第一季度开始量产16nm芯片。同时有消息称 ...

苹果推出新品,向来不只是它自己的事情。几乎每一家厂商,都希望在其庞大的供应商地图上占得一席之地。

因此,苹果的每一个举动,都牵扯着它们的“神经”。

前不久,《华尔街日报》报道,台积电已拿下苹果下一代 A9 处理器的订单,并计划在明年第一季度开始量产 16nm 芯片。同时有消息称,台积电已取代三星,独家为苹果最新的 A8 处理器供货。失去这部分订单对三星来说不只影响收入,还意味着苹果正进一步摆脱对它的依赖。过去,三星一直是苹果关键零部件,如屏幕、内存芯片及处理器的重要供应商。

由于近年来双方在业务上的竞争过于激烈,加之专利纠纷不断,苹果不得不启动“去三星”化计划。从 iPhone 5 起,它把屏幕的订单给了 LGD 、夏普和 JDI ,内存的订单给了东芝、海力士和尔必达,仅剩的最后一块大蛋糕——处理器,如今也分给了台积电。

而苹果寻求供应链多元化的举措,实际上和库克密不可分。众所周知,这位乔布斯的继任者以出色的运营能力著称。

1996 年,乔布斯重返苹果,当时等待他的完全是一个烂摊子——公司库存高达 7 亿美元,产品库存周转率还不到 13 次。整个 1997 财年,损失超过 10 亿美元。 1998 年初,他把库克从康柏挖到苹果时,公司依然处于困境之中。

库克来到苹果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电脑制造业务进行大笔账面减记,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降低存货,完善供应链管理。

苹果的制造部门曾经效率低下,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公司把从亚洲运去的电脑部件在欧洲爱尔兰一家工厂里组装成笔记本,然后再将其中很大一部分又运回亚洲市场销售。为此,库克说服苹果的供应商搬到工厂附近,让它们把部件保留在自己库存而不是苹果公司。

同时,公司把原来 15 种以上的产品样式削减成 4 种基本的产品样式,并尽可能使用更多标准化部件,从而大大地减少了产品生产的零部件的备用数量以及半成品的数量,能够将精力更集中于定制产品,而不是为大量的产品搬运存货。事实证明,效果立竿见影,到了 1998 年 9 月,库克不仅把制造苹果电脑的生产周期从 4 个月压缩到两个月,库存期也缩短到 6 天。又过了一年,库存期已经达到了 2 天,有时候甚至只要 15 个小时。

“你要像从事奶制品行业一样管理公司,如果奶制品过了保质期,问题就来了。”库克说。基于他的理念,苹果获得了快速的存货周转水平和高速的业绩增长。

此后,他还推动了苹果生产线向亚洲转移。

之所以选择亚洲,劳动力成本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在这里购买零部件和管理供应链的成本都要优于美国,并且可以根据需求调整规模,尤其是在中国。目前,在苹果的 590 家供应商中,中国大陆居首,共有 349 家厂商,其后则是日本的 139 家、美国 60 家,及中国台湾的 42 家。

而在上百家中国厂商中,富士康对于苹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富士康曾是 iPad 和早期 iPhone 的唯一组装厂商。凭借一百多万具有灵活性和技术积累的工人,富士康能够快速地生产出苹果需要的数以万百计的产品。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 2007 年,在 iPhone 正式推出的前一个月,乔布斯突然把几位副手召集到办公室。他愤怒地举起 iPhone 的原型机器,以让大家看清屏幕上微小的划痕。他认为用户会把将这款手机塞在口袋里,而口袋里的钥匙很有可能划伤屏幕。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用防划痕玻璃代替原有的屏幕,他提出:“我想一个玻璃屏幕,我要在六个星期内做到完美。”

苹果工程师在经过一个多月的试验后,终于研发出切割强化玻璃的完美方法。在第一批用作 iPhone 屏幕的玻璃到达富士康城的深夜,富士康的经理叫醒了 8000 名员工,并分发给他们一些点心和茶水,然后在半小时内,所有工人来到车间,开始手工组装。三个月内,苹果卖出了100万部 iPhone 。所以,郭台铭才有底气对外宣称:“乔布斯为什么要把 iPod 、 iPhone 全部交给我?因为只有我能做。”

由于这种牢固的合作关系,顶峰时期,苹果占富士康营收的比例一度高达 50 %。然而,苹果几乎不给供应商留出利润余地的做法决定它和富士康之间的长期纠葛。

尽管富士康在苹果供应链成本中占到 4 成,最终利润却仅有 2% 左右。但为了说服苹果维持独家供应商, 2010 年初至 2012 年中,富士康不惜以零利润组装 iPad 。因此, 2007 年以来,富士康的营收增加了一倍多,净利润只增长了 40% 。

从苹果的角度看,过于依赖富士康也增加了供应链的风险, 2012 年,富士康连续发生工厂问题时,曾影响到苹果产品的正常供货,并让其卷入舆论风波。于是,这一年,苹果将 iPad mini 的订单转给了另一家代工企业——和硕,还在今年将 4.7 英寸 iPhone 6 的一半订单分给了它。

借用惠普前供应链主管 Mike Fawkes 的评价——“人们总是喜欢谈论苹果成功的关键是他们的产品。虽然我同意这一点,但他们的供应能力和将新产品推向市场的效率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一个巨大的竞争优势。”

而推动苹果供应链多元化的库克,正试图把这一优势发挥到最大。

13

路过
4

雷人
4

握手
129

鲜花
1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61 人)

相关阅读

Empty Ads
今日最多关注
    今日最多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5 PCBeta.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CDN加速及安全服务由「快御」提供

      请勿发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言论,会员观点不代表远景论坛官方立场。

      远景在线 ( 苏ICP备17027154号 )|远景论坛 |Win11论坛 |Win10论坛 |Win8论坛 |Win7论坛 |WP论坛 |Office论坛

      GMT+8, 2025-4-27 00: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