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渠道覆盖不如欧美那般容易诺基亚Lumia的销售渠道问题,笔者已在早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及。今天我们再把它拿出来与美国、英国等Windows Phone其他表现相对普通或较好的市场做个横向比较,进一步探明个中原因。 赵科林一手建立的、遍布中国城乡的各级销售渠道网,是诺基亚手机在中国市场大获成功,把中国变成诺基亚最大手机销售市场的重要渠道保证。Symbian帝国轰然倒地之后,诺基亚在全球各大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庞大销售渠道网络已经土崩瓦解。所以,他们被迫依托电商(如京东)、电信运营商(如联通、移动)和大型连锁渠道商(如国美、迪信通),重新建立了覆盖各地的手机销售网络。 在美国市场,电信运营商是智能手机的主要销售渠道,与AT&T、T-mobile、Verizon等数家大型运营商达成合作,就能抵达所有智能手机消费者。在英国、意大利等人口集中和国土面积不大的西欧发达国家,在俄罗斯、墨西哥、印度等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但是智能手机用户集中在发达地区或大城市的大国,得到电商、连锁渠道商和运营商的支持,同样可以覆盖绝大多数智能手机用户。 但是在中国市场,我们再次发现了特别国情。在电商、连锁渠道商、运营商之外,遍布中国城乡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县城乃至各个乡镇,还有无数手机零售店,覆盖着不知多少智能手机用户。在这些渠道商的柜台上,几乎没有一台Lumia/Windows Phone设备。此外,中国各大渠道商对三星苹果趋之若鹜,不卖力推销诺基亚Lumia实乃正常之举。散布在中国2800多县、3.5万个乡镇的运营商/连锁渠道商的连锁零售点,不可能都放上几台他们认为可能卖不出去的诺基亚Lumia手机,所以即便是大型渠道商和运营商在中国市场的覆盖作用也非常有限。 总而言之,在旧有渠道网络崩溃之后,不受大小渠道商待见的诺基亚Lumia已经很难在幅员辽阔、消费者众多的中国市场完成无缝渠道网络覆盖,与美国、英国、意大利等能够轻松依靠运营商和大型渠道商覆盖大多数智能手机消费者相比,显然要落后许多。那么Windows Phone在中国市场市占率赶不上美国、英国、意大利,也在情理之中。(至于缺乏个别强势运营商支持的问题,其实诺基亚Lumia在美国市场同样存在。) WP的两大突破口用户体验才是决定智能手机长期销量的最关键因素,是消费者、OEM、渠道商为你趋之若鹜的基础,眼下应用数量和质量依然欠佳的Windows Phone综合用户体验很难超越拥有更多精品应用程序的Android和iOS。但是,坐等应用生态的成熟完善,再去完成市占率和出货量的追赶,那基本相当于让Windows Phone等死。 所幸微软已经为平台前进找到了两个突破口:突破性技术创新可以帮助Windows Phone打开部分高端市场,Lumia 920在全球各大市场取得不错销量(相对于其他Lumia设备而言)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对应用程序要求没有那么严苛的入门级智能手机用户,愿意为了Windows Phone流畅系统体验和安全省心的应用体验等等,放弃用户体验较差的入门级Android设备,Lumia 520全球销量突破1200万台,成为全球范围内该价格区间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已经确认了这一事实。 如果朝着两个方向继续深度挖掘发展潜力,Windows Phone依然可以保持向上突破趋势,借助不断增加的用户群加快应用生态系统的成熟完善,反过来吸引更多用户加入微软移动平台,最终形成Windows Phone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循环。 WP在中国还有救吗?更多微软以外的OEM厂商的加入,尤其是善于制造高性价比设备的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的加入,是推动中低端Windows Phone设备全球市场、中国市场出货量和市占率保持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今年以来,中兴、联想、金立等一大批中国手机制造商都已回归或新加入Windows Phone。大多数中国厂商尚未作出实际市场动作,但是这些厂商重返或新加入Windows Phone的阵营的决心,显然不是2010年一大群OEM匆匆试水Windows Phone所能比拟的。AdDuplex 6月报告显示,联想、天语等厂商正在测试Lenovo QRD8x26、K-Touch Tianyu5705A2等Windows Phone设备。 中国厂商海信,已经借助高通QRD方案推出了一款拥有Android同配兄弟的Windows Phone手机NANA(E260T+),虽然骁龙200处理器、512MB RAM和200万像素摄像头并没有显示出较海信NANA的性价比优势,但是它所搭载的5寸480P显示屏,显然比4寸Lumia 530更容易为喜好大屏手机的中国消费者接受,599元售价使其依然具备不错竞争力(大多数不熟悉WP的中国人并不会在意它的Android按键)。 近期发布的海信NANA和HTC One M8 for Windows,均是借助高通QRD解决方案,用一款设备制造出Android和Windows Phone两大平台的手机,显示出一机双系统的巨大成本优势,是许多OEM愿意加入或回归Windows Phone阵营的重要原因。我们不会妄自揣测搭载5寸720P显示屏、骁龙400处理器、2GB RAM前置500万后置1300万像素的千元Android机中兴红牛V5会不会有WP版本,但是和NANA类似,中国本土厂商的双系统或新设备比Lumia 630/530更具吸引中国消费者的性价比,应该不存在什么问题。同时,中国手机厂商的加入也能较好弥补微软Lumia手机的渠道覆盖问题。 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的价格优势是无人能比的,和他们真刀真枪地比拼价格,最后死的肯定是国际厂商(怀着落毛的凤凰一定要与鸡同价思想的消费者,鄙人建议直接去买价格无比良心的国产手机,不要再浪费时间关注任何外国品牌)。但这并不代表微软不会调整Lumia手机的价格策略,我们注意到,由于更加注重成本控制,Lumia手机的价格区间已经整体向下移动了一个档次。 以往千元档的Lumia 5xx已经向下移动至599元(Lumia 530),过去1500元甚至更高价格的Lumia 6xx已经向下移动到千元级(Lumia 630/638/636),缺乏创新亮点(相较于Lumia 920/1020)的Lumia 930中国市场首发价为3599元,比Lumia 920上市价低了近千元。近日发布的“平价旗舰”Lumia 830,拥有近似Lumia 930旗舰外壳,支持OIS光学防抖的1000万像素PureView摄像头,只搭配了骁龙400处理器和720P显示屏,较好平衡了卖点和成本,有望以比过往Lumia 800/820更良心的价格(也许是2000元)进入市场。价格更便宜的Lumia 730/735则在相近参数配置上主打自拍。 微软对Lumia手机的价格控制和卖点平衡策略,已经或即将在欧美市场产生较好反响,但是Lumia 530/63x似乎很难在中国市场取得良好的市场表现,具备PureView或自拍卖点、配置相对不错的Lumia 730/830能否获得中国消费者芳心,依然有待观察。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能否借助高通QRD平台拿出性价比足够比拼同价位Android机型的Windows Phone设备,也有待他们的发力。 总体而言,来自BLU、Micromax、Yezz等诸多新OEM的Windows Phone设备,在价格和卖点之间取得更好平衡的Lumia/830/730/630/530等设备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帮助Windows Phone在欧洲美洲市场取得较好成绩。但是,在更多中国OEM推出他们的Windows Phone设备之前,只凭借缺乏性价比的Lumia似乎很难改变Windows Phone在中国市场的弱势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