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黑科技”之 Microsoft Surface 进化史

2014-12-3 15:09| 发布者: xchtl| 查看: 5031| 评论: 5|来自: WPD

摘要: 今天微软黑科技第一期讲的就是Microsoft Surface,这款能够触控,又拥有交互的产品。而需要提前说明的是,这是微软在7、8年前的技术,随着近来曝光度的增加,越来越多开始对这款产品感兴趣。 一大坨Microsoft Surface 1.0 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形容词来形容这个又大又笨重的家伙,TA有 ...

今天微软黑科技第一期讲的就是Microsoft Surface,这款能够触控,又拥有交互的产品。而需要提前说明的是,这是微软在7、8年前的技术,这里的Surface不仅仅是指现在的Surface平板电脑,而是一项触控显示技术,随着近来曝光度的增加,越来越多开始对这款产品感兴趣。

一大坨Microsoft Surface 1.0

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形容词来形容这个又大又笨重的家伙,TA有90KG、一米长、60公分宽,就是屏幕分辨率差了一点只有1024×768,但不得不承认在2007年那个年代,这款产品的发布确实带给我们眼前一亮的感觉。2007年中的D5大会上,微软展示了这款产品,而微软的开发时间至少还要再向前推2年,也就是说在10年前微软就已经有着如此变态的“黑科技”。

WPDang_Surface (4)

(位于Microsoft China Center 1的Microsoft Surface)

想想当时你还在用什么?那一年iPhone才刚刚发布,微软就已经在Microsoft Surface上将触控玩到了52个点,也就是说支持5个人同时左右开弓,还多出两根手指。

说实话以当时的技术,造出支持52点触控的设备近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微软互动娱乐部门在这个设备上花了大量的时间解决触控问题,最终以一个十分“奇葩”的方式解决了这个超多点触控问题。

Microsoft Surface 1.0上的屏幕其实根本就不是现在的触摸屏幕,其表面只是一块30英寸的钢化玻璃,中间没有和现在触控屏幕一样的液晶显示层,工程师们通过位于Surface 1.0内部的一圈红外摄像头与普通摄像头实现了触控手势的捕捉和画面的显示。红外部分进行手势的捕捉,利用投影的原理将画面投射到玻璃的底部。既解决触控与屏幕显示问题,同时又能够将手势操作等方式体现。

虽然微软官方曾经表示,这款产品是为了展示Windows Vista的无限可能,但是其实我想这款产品就是“装”,微软工程师们毫无底线的炫耀了自己的技术和创新能力。

当然正如我们没有在更多的场合见到这款产品,Surace 1.0最终只是成为一款演示产品,更多时候出现在一些装点门面的地方。诸如财大气粗的酒店、酒吧、赌场,香港就有一个娱乐场所一次性采购多台这款产品。1万美元的销售价格让不少人腿肚子打颤,但这款产品却开启了另一扇大门,一个全新的视觉、触控、交互领域。

更神、更强的SecondLight

话说2007年的那份报告交给老鲍之后,算是把这年应付过去了,虽然研究院的绝大多数研究没有明显的产品化限制,但是要是太不靠谱,第二个财年可是会缩减预算的,搞研究的都不容易,微软研究院也是。

那么2008年玩点什么呢?2008年10月,微软研究院终于带来了自己的一项全新研究结果,“SecondLight”技术就是下面这个视频所演示的:

(注:视频为后期再摄)

而这项技术的呈现载体就是Microsoft Surface 1.0的再定制设备,SecondLight在Surface 1.0的基础上增加了双层显示的概念,让同一个投影出来的画面能够显示出两层不同的内容,听上去不可思议,但是确实如此。通过这项技术,投影出来的画面在钢化玻璃上显示第一层内容,比如说一头小牛,而透过玻璃之外的光则是会在另一层,也就是半透明的材料上再显示内容,比如说小牛的详细介绍。

WPDang_Surface (3)

这样技术的实际运用市场就很广阔了,你可以在教学、商城、娱乐场所等各种地方运用这种技术,屏幕的两层分别显示内容,比如博物馆中,给游客发上一张小白纸,看到屏幕上的展示物品感兴趣的,就把白纸放上去查看展示物品的详细信息。

不过正如大家知道的,这是微软在赤果果的炫耀嘛,后期因为在经费和实际产品化方向的困难(主要卖很贵,而且不太好卖),SecondLight也就没有下文了。现在应该在微软雷德蒙德总部能够体验到这项技术,总的来说还是很梦幻的。

转交三星退出市场化

600-01041599

在2011年的CES大展上,微软向我们展示了三星SUR40桌面电脑,也称Surface 2.0。更加类似联想之前发布的Horizon,以桌子的形态出现在我们面前。而这款产品在功能上与最早的Microsoft Surface没有太多的区别,SUR40的主要亮点在于采用了真正的液晶屏幕,省掉了如今已经毫无必要的摄像头阵列,终于将厚度从56公分缩减到10公分。

当然缺陷还是依旧厚得很,但最起码能够安个架子当书桌使。同时在Surface 2.0上引入了PixelSense的技术,屏幕上的每个像素都相当于一个小摄像头,能够感知光线和颜色。拿一张文件扣在屏幕上再揭起来,就能得到一张非常清晰的扫描图。

SUR40的配置比初代也有所提高,大致为:108.5 x 69.9 x 10.2公分,AMD Athlon II X2处理器(双核,主频2.9GHz),重36公斤,4GB DDR3内存,320GB硬盘,40寸宽屏(1920 x 1080)、使用Windows 7 64位操作系统。

WPDang_Surface (2)

至此微软也算是推出了Microsoft Surface市场化计划,虽然产品自身很酷炫,但考虑到尺寸(还是大)、重量(还是沉)、价格(倒是便宜了一点,8400美元起)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这款产品在市场化上还是有不小的困难。微软将自己对于Microsoft Surface的研究转入技术输出阶段,借助这款设备进行一些技术研究,并且将其彻底作为展示工具,用来演示微软在触控、投影等技术方面的突破。

当然收购了Perceptive Pixel之后,微软在这上面倒是有商业化的计划,现在为企业用户提供55英寸以上的定制显示屏,不过价格也是感人,如果中国企业想要购买,算是美国到中国的运输费用,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价格面前投影虽然功能简陋但也能忍受。

23

路过

雷人

握手
25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8 人)

相关阅读

Empty Ads
今日最多关注
    今日最多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5 PCBeta.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CDN加速及安全服务由「快御」提供

      请勿发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言论,会员观点不代表远景论坛官方立场。

      远景在线 ( 苏ICP备17027154号 )|远景论坛 |Win11论坛 |Win10论坛 |Win8论坛 |Win7论坛 |WP论坛 |Office论坛

      GMT+8, 2025-4-26 16:1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