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10nm工艺黑科技炸裂:量子阱晶体管

2015-4-23 11:22| 发布者: xchtl| 查看: 8989| 评论: 17|来自: Exp

摘要: Intel前几天庆祝了半导体业界黄金法则——摩尔定律,通过更先进的工艺不断提升晶体管密度是Intel制胜的关键,他们也以此维护了摩尔定律的 准确。如今Intel的制造工艺已经是14nm,下一步就是10nm工艺,面临的挑战还会更多,Intel实际上也延期了10nm工艺进程,但Intel 手中的黑科技可 ...

Intel前几天庆祝了半导体业界黄金法则——摩尔定律,通过更先进的工艺不断提升晶体管密度是Intel制胜的关键,他们也以此维护了摩尔定律的准确。如今Intel的制造工艺已经是14nm,下一步就是10nm工艺,面临的挑战还会更多,Intel实际上也延期了10nm工艺进程,但Intel手中的黑科技可不少,分析认为Intel将在10nm工艺节点启用量子阱晶体管(Quantum Well FET,简称QWFET),还会使用铟镓砷及应变锗两种新型半导体材料。

如今的集成电路基本上都是基于硅基材料,晶体管的性能、运行电压及电流都与晶体管的结构有关,因此整体功耗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晶体管的功耗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当然,晶体管密度是在不断提升到的(这是摩尔定律的内容)。这个规律是1975年IBM公司的研究人员Robert Dennard总结的,因此这个定律也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就是Dennard scaling定律的来源。

扯到这些其实是本文内容的铺垫,这个定律在2000年代前都是适用的,但2005年David Wang在IEDM会议上提出,晶体管的性能不能再通过几何结构而提升,功耗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功耗来源于两个方面——漏电流带来的静态功耗以及晶体管开关带来的动态功耗(注:动态功耗有个公式Switching power = C*V2*F)。

现在的情况就是晶体管越小,漏电流越来越严重,解决功耗问题的重点就转移到漏电流这方面来了,Intel曾经在90nm工艺使用应变硅工艺,45nm节点使用HKMG(高K金属栅极)工艺,22nm工艺使用FinFET晶体管工艺,这都有助于降低漏电流,进而降低功耗。


铟镓砷晶体管结构

似乎还没回到正题上,不过背景内容我们不说这么多了,RealWorldTech网站日前刊发了一篇文章分析Intel公司的10nm工艺,分析师 David Kanter认为Intel有很大可能会在10nm工艺启用QWFEN量子阱晶体管工艺,同时还会使用新型的半导体材料,N型使用铟镓砷(In0.53Ga0.47As),P型使用应变锗(strained germanium)

按照他的分析,Intel最早会在2016年的10nm工艺上使用这些黑科技,将晶体管运行电压从0.7V降低到0.5V,而三星、TSMC、Globalfoundries等公司要等到7nm工艺才有可能使用这些新技术,依然要比Intel落后一代。

73

路过
1

雷人
3

握手
63

鲜花
2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42 人)

相关阅读

Empty Ads
今日最多关注
    今日最多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5 PCBeta.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CDN加速及安全服务由「快御」提供

      请勿发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言论,会员观点不代表远景论坛官方立场。

      远景在线 ( 苏ICP备17027154号 )|远景论坛 |Win11论坛 |Win10论坛 |Win8论坛 |Win7论坛 |WP论坛 |Office论坛

      GMT+8, 2025-4-26 09:5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