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 Surface Pro 3 的七天

2014-9-26 15:49| 发布者: xchtl| 查看: 5418| 评论: 8|来自: ifanr

摘要: 这几年的 PC 市场是一个略显沉闷的市场,进入成熟期的 PC 产业需要一些新东西来让大家从移动互联网大潮中回过头来看看每日必不可少的 PC。我们可能一年乃至半年就换一次手机,但是 PC 呢?可能得两三年一换,乃至更久。 单价高,新产品没突破,旧机器性能够用,这些都是理由。是时 ...

IMG_6619

这几年的 PC 市场是一个略显沉闷的市场,进入成熟期的 PC 产业需要一些新东西来让大家从移动互联网大潮中回过头来看看每日必不可少的 PC。我们可能一年乃至半年就换一次手机,但是 PC 呢?可能得两三年一换,乃至更久。

单价高,新产品没突破,旧机器性能够用,这些都是理由。是时候来一款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了。于是,Surface Pro 3 出现在我面前,和我度过了 7 天的时间。一周的时间,足以让本来志同道合的两个人成为朋友,也可以让我和 Surface Pro 3 由陌生到熟悉。因此,有必要在这里说一些我个人关于这 7 天的独立、主观、第三方的感受。

第一天,初见倾心

拿到 Surface Pro 3 的第一天是我从深圳出差回来,说实话,跑会、现场报道加赶车还是有些累的。不过见到 Surface Pro 3 却有些让人兴奋,就我个人的审美而言,更喜欢这种偏硬朗的风格。因此,在当初面临 MacBook Air 和 Sony Pro 13 的选择中,还是选择了棱角分明的 Sony Pro 13,即使它的续航更弱,而且已经停产。

IMG_4187

Surface Pro 3 的商务风格无疑正是我的菜,以直线为主的线条看上去颇为简练,但是不至于像 Sony Pro 13 的一些部分那样过于凌厉尖锐。

IMG_4251

手上这台 Surface Pro 3 是银色,看上去的金属感并不如 MacBook Air 那么强烈,触感也并不太冰冷。虽然都是镁铝合金,可见它们之间的工艺还是有所不同,微软称这种材料为 VaporMg,但就质感而言,Surface Pro 3 并不逊色。

IMG_4246

说起来,相比于前两代 Surface 明显的金属感,Surface Pro 3 显然更为低调内敛,更像是诺基亚高端机所采用的聚碳酸酯体现出的细腻触感,但是仔细端详又会感受到金属的精致。这种层次感是金属拉丝或者普通镁铝合金很难传递出来的。

相较于其他 PC 厂商所出品的中端 PC 机型,Surface Pro 3 的外观可材质无疑是比较出众的,通过含蓄而克制的设计就告诉我们,“不逾矩”也能设计出好的产品,而“不逾矩”背后则是“从心所欲”的积淀。

第二天,感受到的轻薄

Surface Pro 3 的设可以说是朴拙,设计并不像 MacBook Air 那样机巧,没有起伏的正反面并不能给人一种特别轻薄的感觉。可以这么说,MacBook Air 的轻薄是用感官来感知的,但 Surface Pro 3 的轻薄是通过比较和拿捏体现出来的。

IMG_4243

9 毫米的厚度可以轻易的塞进背包,而 800 克的重量几乎是相同尺寸 PC 中最轻的了,采用碳纤维材质的 Sony Pro 11 的重量为 870 克,MacBook Air 11.6 的重量则为 1060 克,就连 9.7 英寸的初代 iPad 重量接近 700 克,所以对比之下,12 英寸的 Surface Pro 3 在轻薄上的努力值得赞赏。

Surface Pro 3 在设计和工艺上的大进步还需要跟其前代产品 Surface Pro 2 来对比。去年发布的 10.6 英寸 Surface Pro 2 厚度 13.5 毫米,重 908 克,而 Surface Pro 在尺寸增加不少的情况下减轻了 100 多克,进步不可谓不小。

当然,相比于传统 PC,Surface Pro 3 的轻薄也占了没有键盘区的便宜,为此,为了输入方便,用户还可以选配微软的 Type Cover 键盘套。

第三天,操控的提升与妥协

作为一名 Windows 三件套(Sony Pro 13 电脑、ThinkPad 8 平板、Lumia 925 手机)拥有者,平时涉及到非工作的事务时,比如看视频,浏览网页等非输入时段时,会使用 ThinkPad 8 来完成。

在尺寸上,ThinkPad 8 和 iPad mini 相仿,但是在系统和功能上,却是一台不折不扣的 PC,因此操作逻辑也是和 PC 一样。平心而言,Windows 8.1 在传统桌面模式下并不太适合平板,尤其是一款 8.9 英寸的平板。主要表现是其 UI 是为精确的键鼠输入设计,而不是人类粗壮的手指。

DSC_0412

到了 Surface Pro 3 身上,这种操控的窘境有所缓解,还是得益于屏幕尺寸的增大,操控选项的空间也变得更大,能够适应并不太精准的手指。当然,这也仅仅是缓解而已,对于触屏的 支持上,一些传统 Windows 应用就做得并不好,比如网易云音乐打开后,任何点击拖拽操作都没有反应,需要用到 Type Cover 来完成操作。但是迅雷就支持触屏的点击拖拽。

在手指和鼠标之外,Surface Pro 3 还配有一只电磁笔,相比于手指,电磁笔的精度就要高出甚多,便携性也要比鼠标好,因此可以成为一个中庸的选择。

IMG_4191

另外,在 Metro 界面和传统桌面之间,微软选择了滑屏切换和分屏显示来进行融合,试图让原本 Windows 就很擅长的多任务处理更进一步。某种意义来讲,这像是 Metro 界面和传统桌面割裂感的一种修复。

简言之,在 Surface Pro 3 上,可供选择的操控方式都许多,但是多种选择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不紧密,操作的一致性和流畅感还是不足。因此对于大多数老 Windows 用户而言,还是习惯于在传统桌面下进行日常使用。


29

路过
2

雷人

握手
40

鲜花
2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73 人)

相关阅读

Empty Ads
今日最多关注
    今日最多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5 PCBeta.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CDN加速及安全服务由「快御」提供

      请勿发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言论,会员观点不代表远景论坛官方立场。

      远景在线 ( 苏ICP备17027154号 )|远景论坛 |Win11论坛 |Win10论坛 |Win8论坛 |Win7论坛 |WP论坛 |Office论坛

      GMT+8, 2025-4-26 18:32

      返回顶部